同梦 [tóng mèng]
1. 《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毛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郑玄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
3. 喻指知己,密友。
同梦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
引《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毛 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
郑玄 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
柳亚子 《席上赋赠蔡贤初将军罗西欧夫人伉俪》诗:“革命应关同梦计,双栖喜在首都逢。”
⒉ 喻指知己,密友。
引宋 曾几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国语词典
同梦 [tóng mèng]
⒈ 比喻夫妻亲爱情深。
引《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同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2.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3.
两川释义:东川 和 西川 的合称。唐肃宗 至德 二年,剑南道 置 东川、西川 两节度使,因有 两川 之称。唐 白居易《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两川 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宋 韩驹《次韵参寥》:“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 两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 两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 4.
分牀同梦释义: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清 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齷齪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牀同梦。”
- 5.
加年释义:谓年龄增长。唐 白居易《同梦得和思黯见赠》:“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鬢毛秋。”
- 6.
双丸释义:⒈两个弹丸。⒉指日月。语出元朱德润《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明无名氏《霞笺记·丽容矢志》:“双丸易转迁,暗里朱颜换,那堪老大人轻贱。”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玉帽笼头,怕乌兔双丸天外走。”
- 7.
同梦释义:⒈《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毛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郑玄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⒉喻指知己,密友。
- 8.
嫣然如梦释义:人笑得如同梦中一样美好。
- 9.
完美仙境释义:珍禽出没,异兽横行,有瑰丽的山川,如画的风景,因此美得如同梦幻,朦朦胧胧,似真非真,似假非假,仙侠玄幻小说中的绝美景色。
- 10.
梦熟黄粱释义: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 11.
梦鹿释义:《列子·周穆王》载 郑 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 后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
- 12.
薨薨释义:⒈象声词。众虫齐飞声。《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唐 张九龄《感遇》诗之三:“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宋 梅尧臣《聚蚊》诗:“薨薨勿久恃,会有东方白。”⒉象声词。亦用来摹拟其他各种声音,如填土声、雷声、鼓声、水声等。《诗·大雅·緜》:“捄之陾陾,度之薨薨。”汉 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建平 元年春正月……丁未,有白气著天,广处如一疋布,长十餘丈,西南行,薨薨如雷,一刻而止。”唐 柳宗元《晋问》:“其响之所应,则溃溃漰漰,汹汹薨薨。”宋 苏轼《汤
- 13.
虫薨同梦释义:《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诗》序谓:“《鸡鸣》思贤妃也。
- 14.
连牀释义:⒈并榻或同床而卧。多形容情谊笃厚。唐 白居易《奉送三兄》诗:“杭州 暮醉连牀卧,吴郡 春游并马行。”明 刘基《寄赠怀渭上人》诗:“连床咲语到晨鸡,走笔赠言何欵悃。”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情深大被,谊篤连牀。既欲谭心,还须抵足。”《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夜就在这店里权住一宵,和你连牀谈谈。”⒉表示男女同床媾合。《东周列国志》第五二回:“我等三人,随身俱有质证,异日同往 株林,可作连牀大会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生喜,禁女勿去,留与连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