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姊妹 [gū zǐ mèi]
1. 父亲的姐妹,姑母。
3. 指姑表姊妹。
姑姊妹 引证解释
⒈ 父亲的姐妹,姑母。
引《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
孔颖达 疏:“若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
⒉ 指姑表姊妹。
引《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杲卿(颜杲卿 )姊妹女及 泉明(杲卿 子)之子皆流落 河 北…… 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先姑姊妹而后其子。”
姑姊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庙释义: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礼记·祭法》:“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公羊传·庄公三年》:“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清 姚鼐《与许孝亷庆宗书》:“当七庙五庙无虚主。”
- 2.
姑妹释义:父之妹。《左传·襄公十二年》“姑姊妹”唐 孔颖达 疏:“父之妹为姑妹。”《旧唐书·珍王諴传》:“德宗 仁孝,动循法度,虽子弟姑妹之亲,无所假借。”
- 3.
姑姊妹释义:⒈父亲的姐妹,姑母。《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孔颖达 疏:“若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⒉指姑表姊妹。《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杲卿(颜杲卿)姊妹女及 泉明(杲卿 子)之子皆流落 河 北…… 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先姑姊妹而后其子。”
- 4.
姑甥释义:姑家的甥儿,即姑姊妹的儿子。对称舅妈。
- 5.
甥舅释义:⒈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唐 杜甫《对雨》诗:“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⒉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
- 6.
衰绖释义:⒈丧服。古人丧服胸前当心处缀有长六寸、广四寸的麻布,名衰,因名此衣为衰;围在头上的散麻绳为首绖,缠在腰间的为腰绖。衰、绖两者是丧服的主要部分。《左传·僖公十五年》:“穆姬 闻 晋侯 将至,以 太子罃、弘 与女 简璧 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絰逆。”《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年》:“陵阳侯 丁綝 卒,子 鸿 当袭封,上书称病,让国於弟 盛,不报。既葬,乃挂衰絰於冢庐而逃去。”章炳麟《封建考》:“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设座为像,朝夕拜奠,不制衰絰。”⒉穿丧服。《礼记·杂
- 7.
见面鞋脚释义:旧俗新嫁娘第一次拜见姑嫜及诸姑姊妹,须奉上自己刺绣的鞋面,作为见面礼,谓“见面鞋脚”。
- 8.
贵习释义: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 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明 何景明《送侯汝立守东昌序》:“然殉节弗折,树名以自著者,贫贱之士多有之,而贵习厚享者弗与也。”
- 9.
遗女释义:⒈丧父之女;孤女。《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杂事秘辛》:“臣父故大将军 乘氏 忠侯 商 之遗女,未闻训诫。”《宋书·礼志一》:“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 準(何準)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而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孺人率领 元广 前妻遗女,出来拜谢使君。”⒉谓遗逸的美女。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乃使相国 范蠡 进曰:‘越王 勾践 窃有二遗女,越国 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 蠡 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