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音训 音训的意思
yīnxùn

音训

简体音训
繁体音訓
拼音yīn xùn
注音ㄧㄣ ㄒ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基本含义

音乐和训诲。

音训的意思

音训 [yīn xùn]

1. 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3. 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着。

音训 引证解释

⒈ 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晋书·徐邈传》:“﹝ 邈 ﹞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北史·刘芳传》:“﹝ 芳 ﹞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辩析无疑。”
鲁迅 《集外集·选本》:“《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 曹宪 至 李善,加五臣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

⒉ 汉 刘熙 《释名》是音训专著。 汉 刘熙 《释名》是音训专著。

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
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愷,康也。”
有迭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


国语词典

音训 [yīn xùn]

⒈ 注音、解义。

《北史·卷四二·刘芳传》:「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辩析无疑。」

⒉ 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某字的字义。《释名》一书多用,

如:「天,颠也。」、「水,准也。」


音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丁释义:⒈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 荆、徐、兗、豫、雍、青、冀 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復一丁。”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⒉《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竇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 竇 説虽当,而无所据。偶读 孔毅父《续世説》,引 宏靖 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箇字’,乃作此箇字。因知箇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
    • 2.
      义训释义:⒈大义的垂训。 ⒉泛指教诲。⒊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3.
      详析释义:详细明晰。清 叶廷琯 《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 唐 诸王侍读率府长史 张守节 撰《史记正义》三十卷,於音训、地理尤为详析。”
    • 4.
      音训释义:⒈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⒉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愷,康也。”有迭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著。

音训(yin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音训是什么意思 音训读音 怎么读 音训,拼音是yīn xùn,音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音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