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1. 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3. 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着。
⒈ 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引《晋书·徐邈传》:“﹝ 邈 ﹞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北史·刘芳传》:“﹝ 芳 ﹞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辩析无疑。”
鲁迅 《集外集·选本》:“《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 曹宪 至 李善,加五臣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
⒉ 汉 刘熙 《释名》是音训专著。 汉 刘熙 《释名》是音训专著。
引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
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愷,康也。”
有迭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
⒈ 注音、解义。
引《北史·卷四二·刘芳传》:「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辩析无疑。」
⒉ 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某字的字义。《释名》一书多用,
例如:「天,颠也。」、「水,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