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 [zhōu dé]
1. 周代的德治。忠信的德行。
周德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的德治。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故 啟 灭 有扈 而 夏 功昭, 成 克 商 奄 而 周 德著。”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周 德恭明祀, 汉 道尊光灵。”
⒉ 忠信的德行。
引《国语·郑语》:“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韦昭 注:“忠信为周。”
周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甲释义:⒈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⒉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汉中,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⒊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 时进士不分甲。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
- 2.
三韵释义:⒈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唐 白居易《与微之书》:“餘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 菴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有律诗止三韵者。”⒉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西厢》:“元 人 周德清 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驄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韵为难。”
- 3.
串瓦释义:出入瓦舍。 宋 元 时称妓院、茶楼、酒肆等场所为“瓦舍”。 元 周德清 《天净沙·嘲歌者茶茶》曲:“根窠生长灵芽,旗枪搠立烟花。不许 冯魁 串瓦,休抬高价。小舟来贩 茶茶 。” 明 沉璟 《义侠记·设伏》:“积祖富豪家,好酒又贪花。终日游坊并串瓦,帽儿整得光光乍。”
- 4.
借宫释义: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 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5.
关马郑白释义:元 代四大杂剧作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的并称。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起例》、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
- 6.
周德释义:⒈周 代的德治。《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故 啟 灭 有扈 而 夏 功昭,成 克 商 奄 而 周 德著。”南朝 宋 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周 德恭明祀,汉 道尊光灵。”⒉忠信的德行。《国语·郑语》:“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韦昭 注:“忠信为周。”
- 7.
平平仄仄释义: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
- 8.
村坞释义:亦作“村隖”。 村庄。多指山村。北周 庾信《杏花》诗:“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唐 白居易《过郑处士》诗:“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天祐 八年五月丁亥,周德威 史建瑭 帅三千骑致师於 柏乡,设伏於村坞间。”元 本 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渡水登山多劳苦,到得这荒村隖。”隖,一本作“坞”。
- 9.
枸肆语释义:谓勾栏中通行的戏曲俗语。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造语》:“枸肆语:不必要上纸,但只要好听,俗语、謔语、市语,皆可。”任纳 疏证:“枸肆语谓枸肆中通行之曲中谰语也。”
- 10.
桃叶渡释义:渡口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河 畔。相传因 晋 王献之 在此送其爱妾 桃叶 而得名。宋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词:“寳釵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元 周德清《红绣鞋·郊行》曲:“题诗 桃叶渡,问酒 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清 魏源《秦淮镫船引》:“二百餘年 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
- 11.
茜意释义:秀美生动的韵味。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构肆语》:“前辈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任中敏 疏证:“周氏 作‘茜意’,餘本作‘倩意’。‘茜’与‘倩’曲中每通用。”
- 12.
进履圯桥释义:《史记·留侯世家》载:秦 末一老父,在 下邳 桥上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命 张良 为他取鞋、穿鞋,张良 见他年老,忍怒取鞋,跪着为他穿上。老父又经再三考验,将《太公兵法》传授给 张良,使 张良 后来成为 刘邦 的军师。,后以“进履圯桥”称这一故事。亦用以称屈己尊老,求取教益。元 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大胸襟进履圯桥,壮游玩乘槎大海,老风波走马 章臺。”明 屠隆《綵毫记·夫妻玩赏》:“《索书》黄石,进履圯桥时。”
- 13.
风流体释义:指 元 明 时代嘲戏风流、警戒冶荡的作品。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卷下:“又云作乐府切忌有伤於音律,且如 女真 风流体等乐章,皆以 女真 人音声歌之,虽字有舛讹,不伤於音律者不为害也。”明 朱有燉《醉乡词二十篇》曲序:“尝观昔人 刘庭信 有风流体乐府,皆豪放不羈,乃酒席中戏漂荡子弟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