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 [chá tāng]
1. 犹茶水。
茶汤 引证解释
⒈ 犹茶水。
引唐 王建 《宫词》之七:“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至诚经生……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
《水浒传》第十六回:“看你不道得捨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国语词典
茶汤 [chá tāng]
⒈ 茶与汤。古时皆为待客的饮品。
⒉ 茶水。
引唐·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所坐设位供张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
⒊ 一种由炒熟的面粉或黍面,加开水所冲成的糊状食品。
茶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勾释义:不够;不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这钱也难买柴薪,不勾斋粮,且备茶汤。”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头顶军资库,脚踏万年仓,若将来撒鏝,不勾几时光。”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如今这倈子这些儿东西,做他零的也不勾。”
- 2.
咬盏释义: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 3.
安骨释义: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 《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山门首真亭挂真、奠茶汤、秉炬、安骨、提衣……。”
- 4.
杏汤释义:茶汤名。
- 5.
枸杞茶释义:用枸杞子等加工制成的茶汤。
- 6.
水饮释义:⒈喝清水。 形容生活俭朴。⒉指茶汤之类。
- 7.
浮铺释义:⒈见“浮铺”。 ⒉亦作“浮舖”。不定点的铺子。宋 吴自牧《梦粱录·茶肆》:“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浮舖中见了这个美貌的妇人,如何不动心。”
- 8.
烹字成汤释义:1、字面意思:把文字烹制成汤。2、比喻义:形容很有文采,写成的文章如同美味的心灵茶汤。
- 9.
畾茶释义:古代的一种茶汤。
- 10.
缠口汤释义:茶汤名。
- 11.
茶汤会释义:寺庙以茶汤助缘之斋会。
- 12.
茶炊释义:用铜铁等制的烧水的器具,有两层壁,在中间烧火,四围装水,供沏茶用。也叫茶汤壶,有的地区叫茶炊子、烧心壶。
- 13.
茶盅释义:茶盅亦称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 14.
茶禅释义: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
- 15.
茶鼓释义:亦作“茶皷”。佛教语。禅寺法堂西北角设置此鼓,集僧用茶汤时用。
- 16.
虾目释义:虾眼。喻指茶汤初沸时的小气泡。
- 17.
虾蠏眼释义:茶汤初滚时泛起的小气泡。 初似虾眼,渐大似蟹眼,故称。
- 18.
车担释义:车载肩挑。宋 陶穀《清异录·鼻选》:“瓜最盛者,无踰 齐 赵,车担列市,道路浓香。”宋 吴自牧《梦粱录·茶肆》:“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