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准则 准则的意思
zhǔn

准则

简体准则
繁体準則
拼音zhǔn zé
注音ㄓㄨㄣˇ ㄗ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n,(1) 允许,许可。【组词】:准许。准予。批准。(2) 〈介〉依照,依据。【组词】:准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组词】:水准。准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组词】:准则。标准。(5) 箭靶的中心。【例句】:准的(dì)。(6) 正确。【组词】:准确。准星。瞄准。(7) 〈副〉一定,确实。【组词】:准保。准定。(8) 鼻子。【例句】:隆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组词】:准尉。准平原。

zé,(1) 模范。【组词】:以身作则。(2) 规程,制度。【组词】:规则。总则。原则。细则。(3) 效法。【例句】:则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组词】:闻过则喜。(5) 表示转折,却。【组词】:今则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例句】:此则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例句】: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例句】:则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组词】:新闻两则。

基本含义

准则指的是一种衡量行为或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或规范。

准则的意思

准则 [zhǔn zé]

1. 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行为准则。

[norm; standard; criterion;]

准则 引证解释

⒈ 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唐 梁宝 《与赵神德互嘲》句:“赵神德,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準则。”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故尝妄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 汉 魏 古诗,以尽乎 郭景纯、陶渊明 之所作,自为一编,而附千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準则。”
陈毅 《六国之行》诗:“準则昭天下,精神重 万隆。”

⒉ 以为标准或原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臣不如 亮。’”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準则 尧 禹,绍述 商 周。”

⒊ 犹标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自 鸡笼山,葱翠层迭,而 南山 南北峙,泛海者以 鸡笼 为準则也。”
1. 标准;原则。 《南齐书·张绪传》:“晋氏 衰政,不可以为准则。”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梁宝赵神德》:“宝 面甚黑,厅上凭案以待。须臾 神德 入,两眼俱赤。至阶前, 宝 即云:‘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准则?’答云:‘入门来,案后唯见一挺墨。’”

⒋ 以之为准则

《隶释·汉桐柏淮源庙碑》:“仲尼 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亲之 桐柏 奉见庙祠。”


国语词典

准则 [zhǔn zé]

⒈ 法式、标准。也作「准式」、「准式」。

《晋书·卷四九·谢鲲传》:「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

法则


准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法则释义:⒈规律:自然法则。⒉法规。⒊模范;榜样。

准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释义:意为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都为我服务,因此我也应该尽力为他人服务。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 2.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3.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4.
      不作为训释义: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5.
      不典释义:⒈不守常道;不合准则。⒉不典雅,粗俗。
    • 6.
      不极释义:不寻根究底,不到极点;不到顶点,不合中正的准则,不急无穷,无限的意思。
    • 7.
      不足为训释义: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 8.
      中伦释义:合乎准则。
    • 9.
      中规释义:⒈同圆规相符。⒉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
    • 10.
      义志释义:符合道义准则的意志。
    • 11.
      九经释义:⒈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⒊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
    • 12.
      事无常师释义: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 13.
      享乐主义释义:以快乐说为准则的生活方式。
    • 14.
      人伦纲常释义: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人伦纲常泛指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
    • 15.
      人伦释义:中国古代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长幼尊卑之间的关系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的关系。
    • 16.
      人极释义:纲纪,纲常。社会的准则。
    • 17.
      人格释义:⒈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高尚。⒉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⒊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尊重人格。
    • 18.
      人纲释义:即人伦纲纪,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 19.
      仁政说释义:中国先秦儒家关于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的政治学说。
    • 20.
      伐柯释义:⒈称为人做媒。 ⒉比喻遵循一定的准则。

准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释义:意为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都为我服务,因此我也应该尽力为他人服务。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 2.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3.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4.
      不作为训释义: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5.
      不典释义:⒈不守常道;不合准则。⒉不典雅,粗俗。
    • 6.
      不极释义:不寻根究底,不到极点;不到顶点,不合中正的准则,不急无穷,无限的意思。
    • 7.
      不足为训释义: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 8.
      中伦释义:合乎准则。
    • 9.
      中规释义:⒈同圆规相符。⒉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
    • 10.
      义志释义:符合道义准则的意志。
    • 11.
      九经释义:⒈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⒊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
    • 12.
      事无常师释义: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 13.
      享乐主义释义:以快乐说为准则的生活方式。
    • 14.
      人伦纲常释义: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人伦纲常泛指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
    • 15.
      人伦释义:中国古代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长幼尊卑之间的关系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的关系。
    • 16.
      人极释义:纲纪,纲常。社会的准则。
    • 17.
      人格释义:⒈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高尚。⒉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⒊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尊重人格。
    • 18.
      人纲释义:即人伦纲纪,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 19.
      仁政说释义:中国先秦儒家关于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的政治学说。
    • 20.
      伐柯释义:⒈称为人做媒。 ⒉比喻遵循一定的准则。

准则造句

1.我虽然没有万贯家私,但我有做人的准则

2.我国政府历来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互相帮助,这些优良的品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言行准则里可是根深叶茂。

4.童叟无欺是我们经商的一条基本准则

5.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起码准则

6.这条准则在过去是金科玉律,现在却不适用了。

7.责任是道德的准则;责任是意识的转变;责任是品质的衡量。

8.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忍让,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大度,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9.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

10.没有谁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最厉害的人,到那时,我们的话就是准则

11.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2.每个人都应该有做人的准则

13.我认为,说数学家选择课题的准则以及判断他是否成功的准则,主要的是美学准则,这是正确的。

14.在他们的青春二字面前,无论怎样的一般认识或是社会准则都能扭曲给你看。

15.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在被工作准则和气候加快了生活节奏的北方城市居住的人们将永远行驶在快车道上。

16.指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17.野生动物保护的一条基本准则就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充分的自然食物和庇护。

18.臣子因为处于弱势,自身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因以负责任和不存私心为做事的准则

19.窒息你的自尊,抛弃通用的爱情准则,忘掉幸福的标准模式,剥掉这一层层使感官迟钝的世俗的老茧。

20.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准则是什么意思 准则读音 怎么读 准则,拼音是zhǔn zé,准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准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