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血书 血书的意思
xuèshū

血书

简体血书
繁体血書
拼音xuè shū
注音ㄒㄩㄝ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è xiě,(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组词】: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组词】:血统。血缘。(3) 喻刚强热烈。【组词】:血性。血气方刚。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指用鲜血写成的悔过书或誓言,表示发自内心的决心和诚意。

血书的意思

血书 [xuè shū]

1. 为了表示有极大的仇恨冤屈或决心而用自己的血写成的遗书、诉状、决心书等。

[a letter (expressing one’s determinationlast wish, etc.)written in one’s own blood;]

血书 引证解释

⒈ 用血写的文字。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汉 何休 注:“得麟之后,天下血,书 鲁 端门 …… 子夏 明日往视之,血书飞为赤鸟。”
《镜花缘》第二四回:“此人既是 徐 姓,又是 英国公 之后,兼有檄文、血书,必是 敬业 兄弟之子无疑。”
章炳麟 《杂感》诗:“血书已羣飞,尚踵前王武。”


国语词典

血书 [xuè shū]

⒈ 用自己的血所写成的遗书、诉状或志愿书等,表示激愤、哀痛或决心。

《西游记·第九回》:「我娘若不信,见有血书汗衫为证!」


血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世仇释义:春秋 时,齐哀公 遭 纪侯 诬害,为 周 天子所烹,至 襄公 历九世始复远祖之仇,灭 纪国。见《公羊传·庄公四年》。《汉书·匈奴传上》:“昔 齐襄公 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后因以“九世仇”喻君国累世深仇。宋 陆游《纵笔》诗:“会须沥血书封事,请报天家九世仇!”宁调元《感怀》诗:“復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剑奠金甌。”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男儿不能提三尺剑,报九世仇……人间何世,盖仰天长慟而不能已。”
    • 2.
      冬事释义:冬季的大事。古指冬祭、处决犯人等。《穀梁传·桓公八年》:“烝,冬事也。”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冯行可》:“冯行可 字 见卿,号 勑斋,即御史公 恩 长子。当御史下狱时,公甫十三岁,即伏闕上书,白寃状……又二载,会冬事迫,乃刺血书疏叩閽。”
    • 3.
      刺血释义:刺手指出血。表示虔敬的一种苦行。《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宋 吴自牧《梦粱录·后妃列女》:“唐 孝女 冯 氏……誓不嫁以奉母。母病篤,刲股治之不救。葬母,乃结草庐墓下,以供晨香夕灯,侍奉如生,又刺血书经,报劬劳之恩。”
    • 4.
      告难释义:⒈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南史·王准之传》:“承圣 末,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龕 告难於 清(王清),引兵援 龕。”清 徐芳《柳夫人小传》:“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⒉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 5.
      悔尤释义:犹怨恨。 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唐 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宋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6.
      末命释义:⒈帝王临终时的遗命。《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宋书·谢晦传》:“及先帝不豫,导扬末命,臣与故司徒臣 羡之 ……等,并升御牀,跪受遗詔。”宋 曾巩《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清 尤侗《嘒鸾火》诗:“先皇末命犹在耳,嘒鸞一火何匆匆。”⒉泛指临终时的遗教。清 黄宗羲《赠刑部侍郎振华郑公神道碑》:“於是血书末命,穴墙藏之,举火自焚。”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呜呼!不浹辰乎先生遂捐馆舍焉,知向日所以詔 炳麟 者,今
    • 7.
      血经释义:⒈指用血抄写的经书。相传元僧善继刺指血写《华严经》,藏苏州半塘龙寿庵,通称血经。参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古迹·血书〈华严经〉》。⒉指月经。

血书(xue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血书是什么意思 血书读音 怎么读 血书,拼音是xuè shū,血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血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