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乾德 乾德的意思
qián

乾德

简体乾德
繁体
拼音qián dé
注音ㄑㄧㄢˊ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 gān,(1) 八卦之一,代表天。【例句】:乾坤(“坤”,代表地)。(2) 旧时称男性的。【组词】:乾造。乾宅。(1) 见“干”。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乾德的意思

乾德 [qián dé]

2. 天德;上天的恩泽。

3. 帝王之德。

4. 刚徤之德。


乾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举释义:⒈三次杀牲备膳。 举,杀牲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孙诒让 正义:“王齐日,朝食盖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则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举。”⒉谓哭泣三次。《孔丛子·陈士义》:“﹝ 郈成子 ﹞闻 宁喜 作难,右宰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⒊三度举事。《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朱珍等传论》:“盖自 高駢 死,唐 以 梁 兼统 淮南,遂与 孙、杨 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⒋指三期科考。《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
    • 2.
      乾元释义:⒈《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朱熹本义:“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⒉指天。⒊指帝王。⒋元气;大气。
    • 3.
      佥议释义:⒈众人的意见。 多用于群臣百官。南朝 梁 沉约《授萧惠休右僕射诏》:“入副朝端,僉议斯在。”唐 白居易《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僉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 宋璟 ﹞又奏:‘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僉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⒉共同商议。《宋史·胡銓传》:“檜 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先是 全斌 受詔,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因是虽小
    • 4.
      侵挠释义:⒈亦作“侵橈”。侵扰,干扰。《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是时太后 可足浑氏 侵橈国政,太傅 评 贪昧无厌,货赂上流,官非才举,羣下怨愤。”《宋史·太宗纪一》:“冬十月癸亥,詔:河南 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明 归有光《夏淑人六十寿序》:“武宗 皇帝之世,佞倖藉权,侵挠朝政。”⒉谓侵夺骚扰。《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初,詔发 蜀 兵赴闕,并优给装钱,王全斌 等擅减其数,仍纵部曲侵挠之。”
    • 5.
      克宁军释义:宋 代的一种地方治安军队。 《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 三年九月﹞壬申,詔 蜀 诸郡各置克寧军五百人。”
    • 6.
      公荐释义:宋 代台阁近臣推荐贡举人,谓之“公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故事,每岁知贡举官将赴贡院,臺阁近臣得荐抱才艺者,号曰公荐。”
    • 7.
      凶俭释义:灾荒。《魏书·房景远传》:“景远 字 叔遐。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食饿者,存济甚众。”《魏书·高闾传》:“凶俭之年,民轻违犯,可缓其使役,急其禁令。”《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令州县復置义仓,官所收二税,每石别输一斗贮之,以备凶俭。”
    • 8.
      占留释义:留下据为己有。 《宋史·食货志下一》:“乾德 三年,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
    • 9.
      审重释义:慎重;审慎持重。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 10.
      恩宥释义:降恩宽宥。《宋书·郑鲜之传》:“夫恩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赏厚,非不报也。”《旧唐书·裴茙传》:“但自朕登极已来,屡施恩宥,肆诸朝市,所未忍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輦下诸军亦希赏给。”
    • 11.
      拱圣释义:宋 代禁军之一。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狄武襄 状貌奇伟,初隶拱圣籍中为 延州 指使。”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按《宋史·兵志》:‘拱圣指挥二十一。’乾德 中,选诸州骑兵送闕下,立为驍雄,后改驍猛。雍熙 四年,又改拱辰,未几改今名。盖拱圣为殿前司所属禁军之一。”参阅《宋史·兵志一》。
    • 12.
      支度释义:⒈计算;筹算。《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马。”《周书·王悦传》:“时悬兵深入,悦 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唐 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闻 松潘 等州屯军,数不逾万,计粮给餉,年则不过七万餘石可盈足。边郡主将不审支度,乃每岁向役十六万夫。”⒉支出。《宋史·食货志下一》:“乾德 三年,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抄》:“搜检零星杂物售卖,从前三四千文购来者,今值一二百文,日用赖此支度。”⒊支度使的省称。参见“
    • 13.
      散鼓释义: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二:“景祐 中,冯章靖 公言靁鼓、灵鼓、路鼓并当考击,而散鼓请準 乾德 四年詔废不用。然不言鼓之制非,是甚可怪也。”
    • 14.
      早参释义:⒈早晨朝参。 《宋史·礼志十九》:“乾德 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 讲武殿,近臣但赴早参。”⒉佛教语。早晨升堂参禅。宋 睦庵《祖庭事苑·杂志·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 15.
      明远车释义:车名。即古代的四望车。《续通典·礼十八》:“宋 明远车即古四望车,驾以牛。太祖 乾德 元年改,仍用四马,赤质,制如屋,重櫩句阑,上有金龙,四角垂铜鐸,上层四面垂帘,下层周以花板三辕,驾士四十人,服绣对凤。”参见“四望车”。
    • 16.
      望湖楼释义:古楼名。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宋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 下水如天。”宋 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词:“欲説当年,望湖楼 下,水与云宽窄。”邓广铭 笺注引《临安志》:“望湖楼 在 钱塘门 外一里,一名 看经楼。乾德 五年 钱忠懿王 建。”
    • 17.
      梵经释义:贝叶经;佛经。 唐 司空曙《赠衡岳隐禅师》诗:“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宋史·外国传六·天竺》:“乾德 三年,沧州 僧 道圆 自西域还,得佛舍利一水晶器、贝叶梵经四十夹来献。”元 吴莱《东夷倭人小折迭画扇子歌》:“徐市 子孙附飞舲,奝然 家世杂梵经。”
    • 18.
      榷货务释义:宋 代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本朝茶法:乾德 二年,始詔在 京、建州、汉、蘄口,各置榷货务。”《宋史·食货志下五》:“宋 榷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 江陵府,曰 真州,曰 海州,曰 汉阳军,曰 无为军,曰 蘄州 之 蘄口,为榷货务六。”亦省作“榷务”。《宋史·食货志下五》:“总为岁课(茶)江 南二十七万餘斤……悉送六榷务鬻之。”
    • 19.
      榷署释义:宋 置掌管过境贸易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乾德 二年,禁商旅毋得渡 江,於 建安、汉阳、蘄口 置三榷署,通其交易……缘 江 百姓及煎盐亭户,恣其樵渔,所造屨席之类,榷署给券,听渡 江 贩易。开寳 三年,徙 建安 榷署於 扬州。江 南平,榷署虽存,止掌茶货。”
    • 20.
      殿举释义: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 《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乾德(qian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乾德是什么意思 乾德读音 怎么读 乾德,拼音是qián dé,乾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乾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