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习坎 习坎的意思
kǎn

习坎

简体习坎
繁体習坎
拼音xí kǎn
注音ㄒㄧˊ ㄎ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组词】:练习。学习。实习。(2) 学。【组词】:习文。习武。(3) 对某事熟悉。【组词】:习见。习闻。习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组词】:习惯。积习。陈规陋习。(5) 相因。【组词】:世代相习。习习相因。(6) 姓。

kǎn,(1) 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例句】:坎井之蛙(喻知识浅陋的人)。坎坷。(2) 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组词】:土坎。田坎。(3) 八卦之一,代表水。(4) 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例句】:这话可说到坎儿上了。(5) 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例句】:今年是他的坎儿。(6) 同“槛”。

基本含义

指人们习惯于陷入某种困境或不良境地,难以自拔。

习坎的意思

习坎 [xí kǎn]

1. 《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

3. 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习坎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险阻为“习坎”。

《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高亨 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
《晋书·殷仲堪传》:“是以 李势 初平,割此三郡配隶 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美中流之衝要,因习坎以守固。”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盖设嶮象存於习坎,而趋时患在於用常。”

⒉ 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遂来 长安 里,时卦转习坎。”


习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坎释义:⒈《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⒉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 2.
      宣慈释义:本谓博闻慈爱。 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汉 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
    • 3.
      止艮释义:停止。语出《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唐 李程《蒙泉赋》:“宜习坎以为德,胡止艮而莫前!”
    • 4.
      洊至释义:再至,相继而至。《易·坎》:“水洊至,习坎。”王弼 注:“不以坎为隔絶,相仍而至。”南朝 宋 谢灵运《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民怨而盗发,天怒而地震,水灾洊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工部主事 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呈请代奏事。”
    • 5.
      深险释义:⒈深沉阴险。《北史·文苑传·温子昇》:“子昇 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準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里人 张某,深险诡譎,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⒉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⒊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策 虽有 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
    • 6.
      重坎释义:《易·坎》:“习坎,重险也。”高亨 注:“习,重也;坎,险也。”《坎》卦象为二坎相重,后遂以“重坎”喻指艰难险阻之境地。

习坎(xik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习坎是什么意思 习坎读音 怎么读 习坎,拼音是xí kǎn,习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习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