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职 [suǒ zhí]
1. 所任的职务。
所职 引证解释
⒈ 所任的职务。
引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所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固释义:⒈犹固执。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体别》:“彊楷坚劲,用在楨干,失在专固。”《周书·艺术传·黎景熙》:“又勤於所职,著述不怠。然性尤专固,不合於时。是以一为史官,遂十年不调。”清 陈确《答吴仲木书》:“正欲与诸同人各尽胸怀,以求至当,以开我专固之臆见耳。”⒉犹专擅。《后汉纪·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宠幸殊特,专固后宫。”⒊坚定;专一。唐 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卢士玫 自居郎署,执政者言其温重不回,守法专固;副内史事,物议归之。”唐 温宪《程修己墓志》:“公幼而专固,通《左氏春秋》。”
- 2.
以身试法释义: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 指明知故犯。《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3.
宥地释义:机要之地。指枢密院。《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林安宅、蒋芾 言:‘臣等备员宥地,所职在於兵将。如二三大将,陛下所深知。偏裨间有才者亦多,但臣等素不相识,无以知其才否,欲自此与之相见。’”
- 4.
悔尤释义:犹怨恨。 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唐 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宋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最后决意报讎同力勠,洒血书誓无悔尤。”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
- 5.
扈养释义: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南 郢 之与 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廝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 注:“养马者曰扈,炊烹者曰养。”陈立 义疏:“其实亦役使通称,故《广雅》亦训为‘使’,对言之则‘扈’、‘养’各别耳。”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卤簿》:“盖臣下侍从至尊,各供所职,犹僕御扈养以从上。”
- 6.
臣寮释义:⒈同“臣僚”。宋 苏洵《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⒉犹僚属。唐 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元和 之二年,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 7.
诈马筵释义:指 元 代每年六月三日,在车驾行幸之处,于御前张宴为乐的盛会。元 周伯琦《诈马行》诗序:“国家之制,乘舆北幸上京,岁以六月吉日。命宿卫大臣及近侍服所赐只孙,珠翠金宝,衣冠腰带,盛饰名马,清晨自城外各持綵仗,列队驰入禁中。於是上盛服,御殿临观。乃大张宴为乐,惟宗王戚里宿卫大臣前列行酒,餘各以所职叙坐合饮,诸坊奏大乐,陈百戏,如是凡三日而罢。其佩服日一易,大官用羊二千噭、马三匹,它费称是,名之曰‘只孙宴’。‘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之四三:“锦衣行处狻猊习,诈马筵前虎豹
- 8.
赞理释义:⒈代理;助理。《国语·晋语九》:“士景伯 如 楚,叔鱼 为赞理。”韦昭 注:“赞,佐也。景伯 如 楚,故 叔鱼 摄其官也。”唐 张九龄《让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表》:“臣伏以宰相所职,赞理庶事,陶冶太和,以遂万物。”明 申屠澂《<半轩集>序》:“先生年正强,方且闭关纂修,赞理家政,作为文章,深韞诸櫝。”⒉官名。《明史·职官志二》:“初名巡抚,或名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窒碍,定为都御史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重者加总督。”
- 9.
送节释义:⒈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三国 魏 曹丕《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唐 李峤《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白藏,指秋季。⒉送别使节。唐 杜甫《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 河 源。”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时遣使和好 吐蕃,故用 张騫 寻 河 源故事。”明 何景明《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⒊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河 北骚动,玄 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⒋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