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墓表 墓表的意思
biǎo

墓表

简体墓表
繁体
拼音mù biǎo
注音ㄇㄨˋ ㄅ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 ◎ 埋葬死人的地方。【组词】:墓穴。墓地。墓园。墓道。墓碑。坟墓。墓志铭。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基本含义

指墓碑上的铭文,也泛指纪念碑或纪念物。

墓表的意思

墓表 [mù biǎo]

1. 墓碑,也指碑上刻的关于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


墓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出释义:⒈谓出生或出现一次。《商君书·农战》:“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老子 授之於 元君,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⒉谓出行或出来任事。“一”,语气助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 子贡 一出,存 鲁、乱 齐、破 吴、彊 晋 而霸 越。”宋 陆九渊《陆修职墓表》:“介其乡之贤者致礼以延公,公却之再三,请益固,公为一出,桐岭 学者於是变而乐义理之言。”⒊完全出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⒋一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
    • 2.
      上变释义: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 九年,贯高 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变,非常也。谓上告非常之事。”《金史·酷吏传序》:“熙宗 迭兴大狱,海陵 翦灭宗室,鉤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嘉庆 十七年,大姚 令上变,告 乌龙口 有众数千,啸聚为乱。”
    • 3.
      上甲释义:⒈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汉书·天文志》:“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⒉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 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金史·选举志二》:“凡武举,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迁忠勇校尉,第二、三名迁忠翊校尉。”清 方苞《赠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黄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
    • 4.
      丑正释义:谓嫉害正直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敖 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杨伯峻 注:“恶、丑同义,直、正同义,恶直即丑正,同义复语。言嫉害正直者。”唐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清 黄宗羲《谈孺木墓表》:“况革除之事,杨文贞 未免失实;泰陵 之盛,焦泌阳 又多丑正。”
    • 5.
      世味释义:⒈人世滋味;社会人情。唐 韩愈《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宋 唐珏《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清 曹寅《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 湘 水淡,物情翻向 楚 人夸。”⒉指功名宦情。宋 叶适《孟达甫墓志铭》:“既连黜两州,世味益薄。知 南康,自列亲嫌不往。”明 唐顺之《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於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
    • 6.
      中热释义:⒈内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元 郝经《野菊》诗:“我欲摘以杯,饮之濯中热。”⒉犹热中。明 唐顺之《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于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是无难耳。”⒊内心激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素秋》:“今见大哥不能自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
    • 7.
      为乱释义:作乱;造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氏 将为乱,不使我葬。”《汉书·高后纪》:“产 不知 禄 已去北军,入 未央宫 欲为乱。”金 元好问《曹徵君墓表》:“人有诬 郭 啸聚为乱者,州将捕繫之。”
    • 8.
      乐石释义:《古文苑·李斯〈峄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群臣颂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章樵 注:“石之精坚堪为乐器者,如 泗 滨浮磬之类。”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因《峄山石刻文》用此石镌刻,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唐 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刊乐石,篆遗德,延休烈,垂宪则。”清 赵翼《奉和相公经略来滇》之二:“相公自来功自速,好磨乐石待 韩 碑。”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谓吉金可以证经,乐石可以劻史,玩好之侈,临摹之工,有不预焉。”参阅 唐 颜师古《匡谬正俗·乐石》、《说文·
    • 9.
      亏蔽释义:遮掩。 北周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序:“维公匡济彝伦,弘敷庶绩,燮理餘暇,披閲山经,以为 终南、敦物 日月亏蔽,杶、干、栝、柏、椅、桐、梓、漆,年代藴积,於何不有?”唐 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迴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明 莫止《汉京篇》:“峻阁重楼夹道悬,云房雾殿森亏蔽。”清 黄宗羲《黄复仲墓表》:“古木新篁亏蔽老屋,正復不恶。”
    • 10.
      供拟释义:⒈亦作“ 供儗 ”。⒉供给,供应。《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岁时服用,自可百司供拟。”《新唐书·魏少游传》:“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穷水陆。”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萧公墓表》:“所在供拟,多伤物命,其违天意甚矣,自今宜罢之。”
    • 11.
      信而有徵释义:真实而有依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於其身。”汉 蔡邕《王子乔碑》:“稽古老之言,感精瑞之应,咨访其验,信而有徵。”《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五代 范质《玉堂闲话·王仁裕》:“其年中春,晋 帝果幸於 梁汴,石渠 金马,移在 雪宫,迄今十三年矣。索索之兆,信而有徵。”清 戴名世《王氏墓表》:“亦士 亦为余言其事之始末,盖信而有徵也。”
    • 12.
      候望释义:⒈伺望;侦察。《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主将每遣小校将数队四出,游奕候望。”⒉指用以候望的军中哨所。《新唐书·元结传》:“岭南 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餘屯,一有不靖,湖南 且乱。”⒊观望。《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梁州 刺史 范柏年 颇著威名,沉攸之 事起,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 王玄邈 代之。”⒋占候观察(星象时气)。清 龚自珍《平均篇》:“岁终,太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参见“候气”。⒌等候盼望。清 曾国藩《大界墓表》:“吾
    • 13.
      儁异释义:⒈才智特异的人。 《左传·昭公十二年》“其以中儁也”晋 杜预 注:“言投壶中,不足为儁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原 既流放,忽然蹔归,乡人喜悦,因名曰 归乡。抑其山秀水清,故出儁异,地险流疾,故其性亦隘。”清 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君所交游,皆一时儁异,於世所称落落难合者。”⒉才智突出,与众不同。宋 司马光《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弟 子里 早孤,府君识其儁异,自幼教督甚严,其后卒以文学取进士第。”
    • 14.
      充然释义:⒈满足貌。 唐 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坐于罇俎之南,鼓 有虞氏 之《南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也。”明 方孝孺《郑处士墓碣铭》:“开门授徒,学者闻其讲説,各充然若有得。”清 姚鼐《郑大纯墓表》:“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蕷,君意顾充然。”⒉犹浩然。盛大貌。明 方孝孺《赠王生序》:“王生 年二十餘,调为 寧海 关市吏,其容凝然,其气充然,其守甚确。”明 李贽《送郑大姚序》:“观君魁然其容,充然其气,洞然不设城府。”
    • 15.
      先域释义:祖先的墓地。 宋 范仲淹《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墓表》:“二年三月十日,归葬于 萧山 之先域,礼也。”
    • 16.
      党庠释义:指古代乡学。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唐 刘禹锡《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於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陈炽《<盛世危言>序》:“故 三代 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 始皇 愚之。”
    • 17.
      入对释义: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於市中杖杀之,及因入对,宪宗 正色詰专杀之状。”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清 邵懿辰《易安人墓表》:“﹝ 陈君 ﹞承命出守 吉安,翼日入对。”
    • 18.
      关决释义:⒈报请决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金史·左企弓传》:“辽 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明 文徵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君立朝未数年,凡閲三部,皆在本科。本科者,凡诸曹章奏,悉从关决。”⒉指决断。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经术隐奥,茫乎其无所适从,泛然而无所关决。”⒊参与决策。唐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唐 柳宗元《潞州兵曹柳君墓志》:“其勾稽摘发,毗赞关决,无不胜职。”
    • 19.
      再世释义:⒈两代。《左传·宣公十二年》:“是 晋 再克而 楚 再败也,楚 是以再世不竞。”杜预 注:“成王 至 穆王。”《后汉书·马援传》:“曾祖父 通,以功封 重合侯,坐兄 何罗 反,被诛,故 援 再世不显。”李贤 注:“祖及父不得为显任也。”宋 王安石《贵池主簿沉君墓表》:“再世家於 杭州 之 钱塘。”⒉再出世,重生。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一:“在 武汉 当时,这位 邓演达 的旧部随着政治部的复活,认真仿佛着 邓演达 的再世。”昆曲《十五贯》第六场:“那 况钟 是有名的 包公 再世,足智多谋,厉害无比。”
    • 20.
      冰沍释义:冰冻。 明 归有光《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知 济寧州,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州水陆二驛併,水驛须冰沍乃给陆,以省其费。”清 吴乔《雪夜感怀》诗:“不知冰沍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墓表(mub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墓表是什么意思 墓表读音 怎么读 墓表,拼音是mù biǎo,墓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墓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