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爬行 爬行的意思
xíng

爬行

简体爬行
繁体
拼音pá xíng
注音ㄆㄚˊ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1) 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虫类行走。【组词】:爬行。爬虫(爬行动物)。爬泳。(2) 攀登。【组词】:爬高。爬升。爬山。往上爬(讽刺追求功名的人)。(3) 搔。【组词】:爬痒。爬搔(“搔”读轻声)。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像爬行动物一样前进,形容人或事物行动缓慢、低声下气,没有进取心和自尊心。

爬行的意思

爬行 [pá xíng]

1. 爬着向前行走。

海龟在沙滩上爬行。

[ creep; ]

2. 比喻因循守旧,慢腾腾地做。

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

[ trail; ]

爬行 引证解释

⒈ 伏地而行。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传说他会使双枪,涉水能走过 长江,纵身能上屋,贴地能爬行。”
雁翼 《写在宝成路上》诗之二:“背着柴,背着猎物,背着希望和全部的苦难,忍受着饥寒爬行着,笔直的腰背压得弯曲了。”


国语词典

爬行 [pá xíng]

⒈ 手脚皆著地行走。

如:「婴儿七、八月大时就会爬行了。」

⒉ 形容慢吞吞、动作缓慢的样子。

如:「做事能掌握轻重缓急,就不致整天爬行,毫无效率。」


爬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爬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跃进释义:⒈跳着前进:避开火力,向左侧跃进。 ⒉比喻极快地前进: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爬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龙亚目释义:“有鳍蜥蜴”,是种海生爬行动物,生存于中生代的侏罗纪与白垩纪。
    • 2.
      下蛋释义:(鸟类或爬行动物)产卵:母鸡下蛋。
    • 3.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4.
      低等动物释义:在动物学中,与高等动物无明确的界线。一般指身体结构简单、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显著,在身体中轴没有脊椎骨组成 脊柱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四足类而言,称鱼类为低等动物;对爬行类以上的有羊膜动物而言,则称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为低等动物;若对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 物为低等动物;更广义的指鸟类以下各类动物为低等动物。
    • 5.
      冬眠释义:也叫冬蛰。休 眠现象的一种。是某些动物对冬季寒冷、食物不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活 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一些哺乳 动物。
    • 6.
      剑龙释义:⒈《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覩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后诗文中用以为典。⒉古爬行动物,属鸟龙类。体大,长可达六米,头小,颈短,背部弓起。
    • 7.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 8.
      十二时虫释义: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 9.
      变温动物释义:俗称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与“恒温动物”相对。
    • 10.
      咬噬释义:咬。克非《春潮急》五:“心头就象有什么东西在咬噬。”林如稷《将过去》二:“﹝ 若水 ﹞一会更似有一个东西在前胸爬行,似咬噬作痛,几乎晕仆。”
    • 11.
      响尾蛇释义:爬行动物。 毒蛇的一种。长约2米。体呈绿黄色,具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剧动时能发声,故名。分布于北美洲。
    • 12.
      塔克斯族释义:蜴族是一种爬行类生物,虽然他们的体态与地球上的蜥蜴非常相似,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和发达的大脑是地球上的爬行动物所望尘莫及的。
    • 13.
      壁虎释义: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端扩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 14.
      始祖鸟释义:古脊椎动物,头部像鸟,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有牙齿,尾巴很长,由多数尾椎骨构成,除身上有鸟类的羽毛外,跟爬行动物相似。一般认为它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中间类型,是原始鸟类,出现在侏罗纪。
    • 15.
      寄居蟹释义:也叫寄居虾。节肢动物。头胸甲狭长卵圆形,前半部光滑而坚硬,第一对足为螯足,右螯比左螯大。腹部长而柔软,不分节。成体寄居空螺壳内,头胸部能伸出壳外,在海底或海滩上爬行。
    • 16.
      尺蠖效应释义:借用尺蠖这种昆虫的爬行方式,比喻出一种理论,即指无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是从伸直的那个方向去延伸。
    • 17.
      巨蜥释义:爬行动物,长约2米,背部黑褐色,尾梢尖细,四肢强壮。 生活在热带地区近水处,会游泳,能爬树,吃蛙、蛇和小鸟等。
    • 18.
      恐龙释义:古代爬行动物。曾繁盛于中生代。种类很多,体型各异,一般体大头小,大的长数十米,重可达四五十吨,小的长不到一米。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与传说中的龙无关。
    • 19.
      慢行龙释义:→ 爬行在·..上,慢行。
    • 20.
      扑爬释义:指向前跌倒呈爬行状。

爬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龙亚目释义:“有鳍蜥蜴”,是种海生爬行动物,生存于中生代的侏罗纪与白垩纪。
    • 2.
      下蛋释义:(鸟类或爬行动物)产卵:母鸡下蛋。
    • 3.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4.
      低等动物释义:在动物学中,与高等动物无明确的界线。一般指身体结构简单、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显著,在身体中轴没有脊椎骨组成 脊柱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四足类而言,称鱼类为低等动物;对爬行类以上的有羊膜动物而言,则称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为低等动物;若对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 物为低等动物;更广义的指鸟类以下各类动物为低等动物。
    • 5.
      冬眠释义:也叫冬蛰。休 眠现象的一种。是某些动物对冬季寒冷、食物不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活 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一些哺乳 动物。
    • 6.
      剑龙释义:⒈《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覩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后诗文中用以为典。⒉古爬行动物,属鸟龙类。体大,长可达六米,头小,颈短,背部弓起。
    • 7.
      匍匐释义:⒈爬行:匍匐前进。匍匐奔丧(形容匆忙奔丧)。⒉趴:孩子们匍匐在炕上画画儿。有些植物的茎匍匐在地面上。
    • 8.
      十二时虫释义: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 9.
      变温动物释义:俗称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与“恒温动物”相对。
    • 10.
      咬噬释义:咬。克非《春潮急》五:“心头就象有什么东西在咬噬。”林如稷《将过去》二:“﹝ 若水 ﹞一会更似有一个东西在前胸爬行,似咬噬作痛,几乎晕仆。”
    • 11.
      响尾蛇释义:爬行动物。 毒蛇的一种。长约2米。体呈绿黄色,具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剧动时能发声,故名。分布于北美洲。
    • 12.
      塔克斯族释义:蜴族是一种爬行类生物,虽然他们的体态与地球上的蜥蜴非常相似,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和发达的大脑是地球上的爬行动物所望尘莫及的。
    • 13.
      壁虎释义: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端扩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 14.
      始祖鸟释义:古脊椎动物,头部像鸟,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有牙齿,尾巴很长,由多数尾椎骨构成,除身上有鸟类的羽毛外,跟爬行动物相似。一般认为它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中间类型,是原始鸟类,出现在侏罗纪。
    • 15.
      寄居蟹释义:也叫寄居虾。节肢动物。头胸甲狭长卵圆形,前半部光滑而坚硬,第一对足为螯足,右螯比左螯大。腹部长而柔软,不分节。成体寄居空螺壳内,头胸部能伸出壳外,在海底或海滩上爬行。
    • 16.
      尺蠖效应释义:借用尺蠖这种昆虫的爬行方式,比喻出一种理论,即指无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是从伸直的那个方向去延伸。
    • 17.
      巨蜥释义:爬行动物,长约2米,背部黑褐色,尾梢尖细,四肢强壮。 生活在热带地区近水处,会游泳,能爬树,吃蛙、蛇和小鸟等。
    • 18.
      恐龙释义:古代爬行动物。曾繁盛于中生代。种类很多,体型各异,一般体大头小,大的长数十米,重可达四五十吨,小的长不到一米。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与传说中的龙无关。
    • 19.
      慢行龙释义:→ 爬行在·..上,慢行。
    • 20.
      扑爬释义:指向前跌倒呈爬行状。

爬行造句

1.小路弯弯曲曲的,好像蜿蜒爬行的蛇。

2.蜗牛喘着气吃力地一步一步向前爬行

3.雨天,雨滴呼唤蜗牛从自己房子里出来,向上爬行

4.蚯蚓好可爱,爬行的样子和刚出生的娃娃一样。

5.海龟像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样在沙滩上慢慢的爬行

6.有的如蜗牛爬行,有的如骏马飞奔,有的如巨人耸立,有的如雄狮怒吼,有的如苗条少女。

7.我们搞经济建设,不能总跟在人家后面爬行

8.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

9.汽车缓慢地爬行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

10.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应该去爬行的。

11.爱情它有一种本能,它知道如何找到心的路程。就像一只最弱小的昆虫,牵引它自愿的在无法抗拒的花朵上爬行

12.像你这种拥有猪的思维,爬行昆虫的行动力,苍蝇般的聒噪语言模式。

13.在墙脚根上慢慢地爬行

14.蛇和龟都是爬行动物。

15.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16.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不应该去爬行的。

17.蛇是一种匍匐前进的爬行动物。

爬行是什么意思 爬行读音 怎么读 爬行,拼音是pá xíng,爬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爬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