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帝德 帝德的意思

帝德

简体帝德
繁体
拼音dì dé
注音ㄉ一ˋ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组词】:上帝。玉皇大帝。(2) 君主。【组词】: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德行,也泛指君主的德行。

帝德的意思

帝德 [dì dé]

1. 天子的德性。

帝德 引证解释

⒈ 天子的德性。

《吕氏春秋·古乐》:“帝舜 乃令 质 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
《后汉书·宦者传论》:“其后 弘恭、石显 以佞险自进,卒有 萧 周 之祸,损秽帝德焉。”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明武宗 皇帝,亦一代英主也,惟好嬉戏,有亏帝德。”


国语词典

帝德 [dì dé]

⒈ 国君的德行。

《文选·左思·魏都赋》:「高谢万邦,皇恩绰矣,帝德冲矣,让其天下,臣至公矣。」


帝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德释义:⒈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韩非子·解老》:“德盛之谓上德。”南朝 梁 江淹《后让太傅扬州牧表》:“自非上德横乎天地,高绩格於区宇,烈誉馥於一时,茂名鬱乎当世者,岂有降今日而莫先哉!”元 耶律楚材《题万寿碑阴》诗:“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⒉指帝德。汉 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⒊借指帝王。明 徐渭《代被论乞免得温旨谢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⒋崇尚德行。上,通“尚”。《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
    • 2.
      东平献颂释义:《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汉 明帝 永平 ﹞十五年春行幸 东平 ……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 苍,苍 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袞传》:“昔 唐叔 归禾,东平 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
    • 3.
      乾九释义:《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 本义:“言乾元用九,见与他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后以“乾九”称帝德。
    • 4.
      升扶释义:借指太阳。传说太阳从扶桑升起。以喻帝德。
    • 5.
      同晷释义:谓同受日光照耀。 旧以比喻同蒙皇恩帝德。
    • 6.
      含养释义:包容养育。 形容帝德博厚。
    • 7.
      咸五登三释义: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 8.
      圣寿释义:皇帝的年寿和生日。 北齐 郭遵《南至郊祭司天奏云物赋》:“臣有覩盛仪而瞻瑞物,愿齐圣寿於 终南。”唐 李白《上云乐》:“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 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寿杯。”宋 王安石《枣》诗:“广庭觴圣寿,以此参肴蔌。”元 吴弘道《斗鹌鹑》套曲:“祝圣寿,庆官里,进金杯。”明 王守仁《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表》:“月临日照,帝德运於光天;岳峙川流,圣寿同於厚地。”
    • 9.
      圣德释义:亦作“圣惪”。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生 高阳,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唐 杜甫《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明 宋濂《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
    • 10.
      忿气释义:⒈怒气。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我心间无限事,尽在不言中,不由我忿气冲冲。”《续资治通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 游骑至 李阳河,都统 张林 屡讽之降,卯发 忿气填膺,瞠目视 林,林 不敢復言。”赵树理《三里湾·有翼革命》:“玉梅 听了他这句话,知道是 灵芝 和 玉生 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耳朵里,惹起了他的忿气。”⒉指气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刘员外 与妈妈也只道女儿忿气説这些话,不在心上。”
    • 11.
      旧职释义:⒈原先的职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城濮 之役,文公 布命曰:‘各復旧职。’”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寿王 去侍从之娱,统东郡之任,其后皆克復旧职。”⒉昔日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 注:“旧职,故事。”《孔子家语·五帝德》:“﹝ 虞舜 ﹞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
    • 12.
      曲燕释义:同“曲宴”。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后曲燕 宜春殿,出牧丹百餘盘。”
    • 13.
      正院释义:⒈科举时代的省试官署。 即主考官办事之所。元 刘一清《钱塘遗事·龙飞赋题》:“咸淳 戊辰 年,龙飞省试。考官商议出题,题皆不欲出天子、圣人,於是别院出乾为天,正院出帝德广运。皇天、眷命,皆 大金 年号,而 天眷 又正是 徽 钦 过此之时,时人为之语曰:‘正院无天子,别院少圣人。广运 与 天眷,却把比 咸淳。’”⒉正中的院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一边两间耳房,正院里墁前十字甬路。”杨朔《雪花飘飘》:“齐 家有两套院子;一套青堂瓦舍的是正院,还有一个跨院,里面有羊圈,牲口棚,再就是老羊倌睡觉的下屋。”
    • 14.
      獠子释义:⒈旧时称南方少数民族的人。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荆州 极西南界至 蜀,诸民曰獠子。”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岭 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鲁 人 李廷臣 顷官 琼管,一日过市,有獠子持锦臂韝鬻於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 景佑 五年赐新进士诗也。”⒉詈词。《全唐诗》卷八七八载《吏部谣》:“岑愔 獠子后,崔湜 令公孙,三人相比较,莫贺咄骨浑。”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炅 鼻高,嵩 鬚多,并类 鲜卑。鏗 嘲之云:‘一双獠子着緋袍,一个鬚多一
    • 15.
      臂鞲释义:亦作“臂鞲”。臂衣,古人用以套于臂上者。《汉书·东方朔传》“董君 緑幘傅韝”唐 颜师古 注:“韝,即今之臂韝也。”唐 杜甫《即事》诗:“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宋 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琵琶絃急衮《梁州》,羯皷声高舞臂鞲。”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鲁 人 李廷臣,顷官 琼管,一日过市,有 獠 子持锦臂韝鬻于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 景祐 五年赐新进士诗也。”明 杨慎《各调犯七犯玲珑·四季闺情》套曲:“有信书难寄,无言泪暗流,宽腰带,脱臂韝,阑干划损玉搔头,何日再绸繆。”清 赵
    • 16.
      蟠木释义:⒈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唐 孟郊《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宋 李纲《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⒉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南至于 交趾,西济于 流沙,东至于 蟠木。”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裴駰 谓 蟠木 即此
    • 17.
      説夷释义:喜悦,愉快。《大戴礼记·五帝德》:“舟舆所至,莫不説夷。”
    • 18.
      说夷释义:喜悦,愉快。《大戴礼记·五帝德》:“舟舆所至,莫不説夷。”
    • 19.
      迁叙释义:亦作“迁叙”。亦作“迁序”。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是为九年之后乃有迁叙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臣愿覈考课之实,定迁序之制,则多端之吏息矣。”宋 曾巩《许安世都官员外郎制》:“徒隶佣役之人,典其废置,而时其迁序,主以郎吏,其选甚高。”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第令於本部中迁敍,乃以为太常太乐令。”明 史玄《旧京遗事》:“藩臬首领,法当得县令,某则从朝廷迁序外臣,但谨为奉职耳。”《明史·王科传》:“盐运官廉,当迁
    • 20.
      长夷释义:中国 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语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趾 大教,鲜支、渠廋、氐羌,北 山戎、发、息慎,东 长、鸟夷 羽民。”王聘珍 解诂:“长、鸟夷,谓 长夷、鸟夷 也。”汉 刘向《说苑·修文》:“北至 山戎、肃慎,东至 长夷、岛夷,四海之内,皆戴帝 舜 之功。”

帝德(di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帝德是什么意思 帝德读音 怎么读 帝德,拼音是dì dé,帝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帝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