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厌 天厌的意思
tiānyàn

天厌

简体天厌
繁体天厭
拼音tiān yàn
注音ㄊ一ㄢ 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yàn,(1) 嫌恶,憎恶。【例句】: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2) 满足。【组词】:贪得无厌。

基本含义

指上天不再保佑或厌恶某人或某事,遭受不幸或灾祸。

天厌的意思

天厌 [tiān yàn]

1.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邢昺疏:“厌,弃也。”后因以“天厌”谓为上天所厌弃、弃绝。

天厌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天厌”谓为上天所厌弃、弃绝。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
《论语·雍也》:“子见 南子,子路 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邢昺 疏:“厌,弃也。”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桓温 适自毙, 苻坚 方天厌。”


天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厌释义:《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 周 德矣,吾其能与 许 争乎?”《论语·雍也》:“子见 南子,子路 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邢昺 疏:“厌,弃也。”后因以“天厌”谓为上天所厌弃、弃绝。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桓温 适自毙,苻坚 方天厌。”
    • 2.
      存立释义:⒈生存;存在。《魏书·傅永传》:“父母并老,飢寒十数年,赖其强於人事,勠力佣丐,得以存立。”唐 吴兢《贞观政要·忠义》:“自圣朝以来,为国尽忠、清贞慎守、终始不渝,屈突通、张道源 而已。通 子三人来选,有一匹羸马;道源 儿子不能存立。未见一言及之。”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是天厌 黎氏,不能存立。”⒉使之生存,使之继续存在。宋 陈师道《上曾枢密书》:“故某尝谓虏既弱矣,不復能抗中国,宜稍存立,使假威命以临制部族,压服姦豪,使不得发。”
    • 3.
      竖牛释义:春秋 时 鲁 叔孙穆子 与 庚宗 妇人所生之子,号曰“牛”,官为“竖”,称“竖牛”。颇受宠爱,年长,使参与政事,后酿成祸乱。见《左传·昭公四年》和《昭公五年》。《淮南子·说林训》:“叔孙 之智,欺於 竖牛。”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叔孙豹 之暱 竖牛 也,祸成於 庚宗。”清 袁枚《随园随笔·术数》:“叔孙豹 梦天厌己,而得 竖牛 之祸。”
    • 4.
      谗慝释义:⒈邪恶奸佞。《左传·成公七年》:“尔以谗慝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⒉指邪恶奸佞之人。《管子·五辅》:“五经既布,然后逐姦民,詰诈伪,屏谗慝,而毋听淫辞,毋作淫巧。”《后汉书·公孙瓒传》:“信用谗慝,济其无道。绍 罪七也。”《明史·刘元珍传》:“意者天厌其奸,以警悟陛下,俾早除谗慝乎。”⒊进谗陷害。《金陀粹编》卷二八引 宋 岳珂《为大父先臣飞准告追封鄂王称谢事谢宰执启》:“乃如大父之
    • 5.
      陨绝释义:⒈毁灭;灭绝。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於是 何进 召戎,董卓 乘衅,袁绍 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絶,不可復救。”《明史·外国传七·拂菻》:“元 兴沙漠,入主中国百有餘年,天厌其昏淫,亦用陨絶其命。”⒉昏倒。《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澄 熟视其面,长号陨絶者久之……復慟哭。”《明史·海瑞传》:“即大慟,尽呕出所饮食,陨絶於地,终夜哭不絶声。”

天厌(tian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厌是什么意思 天厌读音 怎么读 天厌,拼音是tiān yàn,天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