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n,(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组词】: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2) 像烟的。【组词】:烟霞。烟霭。烟岚。烟鬟。(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组词】:烟了眼睛。(4) 一年生草本植物。【组词】:烟草。烟叶。(5) 烟草制成品。【组词】:香烟。卷烟。纸烟。烟蒂。(6) 指“鸦片”。【组词】: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zhàng,(1) 〔瘴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简称“瘴”,如“瘴疠”,“毒瘴”,“瘴雨蛮烟”。
1. 瘴气。
例言不闻蛮景烟瘴,芦水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三国志平话》
英[miasma;]
⒈ 亦作“烟瘴”。亦作“烟障”。
⒉ 瘴气。深山丛林间蒸发出来的湿热雾气,人触之辄病疟。
引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唐介 前因言 文彦博,远窜 广西 烟瘴之地,赖陛下仁恕哀怜,移置 湖南,得存性命。”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 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障地面永远充军。”
《三国志平话》卷下:“不闻蛮景烟瘴, 瀘水 蜈蚣巴蛇,乃蛮地毒物?”
⒊ 烟瘴地面。旧指西南边远地区。古代常作为发配重犯之所。
引《明史·刑法志一》:“充军者, 明 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
《清史稿·刑法志二》:“清 初裁撤边卫,而仍沿充军之名……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
⒈ 瘴厉之气。我国西南边疆诸地山林中多瘴气。
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⒉ 古代将重犯发配边地充军的刑罚。
引《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明之充军,义主实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
1.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天无日,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2.把高门山那些乌烟瘴气的玩意一古脑儿丢掉,真痛快。
3.几个不三不四的人把这家舞厅搞得乌烟瘴气的,开业时间不长,就被管理部门勒令停业了。
4.他们整天钩心斗角,把公司弄得乌烟瘴气。
5.有些人在拼命抽烟,满屋子乌烟瘴气。
6.经理出国考察半年,回来见职工把公司里搞得乌烟瘴气,极为生气。
7.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8.目前社会上一些舞厅、录像厅管理混乱,乌烟瘴气,应当好好整顿一番。
9.这些年来,他们双方明争暗斗,拼命扩大自己的势力,闹得乌烟瘴气。
10.明知他是小人你还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乌烟瘴气,难怪大家说你养痈贻患,咎由自取。
11.乌贼车满街跑,都市空气当然会乌烟瘴气。
12.好好的一个聚会,被他弄得乌烟瘴气,大家都没心情了。
13.有些人开会拚命抽烟,会议室裡乌烟瘴气,空气十分污浊。
14.明知他是小人你还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乌烟瘴气,难怪大家说你养痈貽患,咎由自取。
15.旋风卷着黄尘灰土夹着鸡毛蒜皮,把整个镇子搅得乌烟瘴气,把热闹的集市捣乱得萧条起来。
16.经理出国考察半年,回来见职员把写字间弄得乌烟瘴气,一时怒不可遏。
17.有些人开会拚命抽烟,会议室里乌烟瘴气,空气十分污浊。
18.我们来到市场,只见这里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以前乌烟瘴气的景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