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人 [yǔ rén]
1. 古官名。
2. 神话中的飞仙。
4. 道家学仙,因称道士为羽人。
羽人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
引《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二》:“晏子 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
⒉ 神话中的飞仙。
引《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洪兴祖 补注:“羽人,飞仙也。”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
⒊ 道家学仙,因称道士为羽人。
引唐 钱起 《卧疾答刘道士》诗:“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入道》:“来这 华山 云臺观 做个羽人,明星夜礼,灵药朝修。”
清 朱彝尊 《同钱王过白云观分韵》之一:“偶寻樵子逕,因访羽人居。”
国语词典
羽人 [yǔ rén]
⒈ 仙人。
引《楚辞·屈原·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⒉ 道士。
引《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
唐·李中〈竹〉诗:「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⒊ 职官名。周代设置,掌按时征鸟羽的事。
羽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丘释义:亦作“丹邱”。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 注:“丹丘 昼夜常明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或覃思以歷 丹丘。”唐 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 丹丘。”宋 林景熙《宿台州城外》诗:“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清 吴伟业《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之三:“却笑 燕 齐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2.
方瞳释义:方形的瞳孔。古人以为长寿之相。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 在 周 之末,居 反景日室 之山,与世隔絶,有黄髮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 聃 共谈天地之数。”唐 李白《游太山》诗之二:“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王琦 注:“按仙经云:八百岁人瞳子方也。”宋 苏轼《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诗:“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鑠走山中。”清 赵翼《反曤目篇寿王西庄七十》诗:“直至方瞳年,巖电常晶荧。”
- 3.
毛女洞释义:华山 洞名。传说中仙人 毛女 所居。清 赵翼《冲祐宫》诗:“路疑 毛女洞,地是羽人家。”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四千五百馀年元鹤》:“今 华山 有 毛女洞,相传 毛女 是 秦始皇 时宫人,避乱入山。”参见“毛女”。
- 4.
绪余释义:⒈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 释文:“司马、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⒉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 5.
羽乡释义:《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后以“羽乡”指仙乡。
- 6.
羽人释义:⒈古官名。⒉神话中的飞仙。⒊道家学仙,因称道士为羽人。
- 7.
铁桥释义:⒈用钢铁等建造的桥,多为通火车之用。⒉指 广东省 增城县 东 罗浮山 中的石梁,望之如桥,因称。唐 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 通海入无尘。”宋 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铁桥 石柱 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自注:“山有 铁桥、石柱,人罕至者。”清 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诗:“铁桥 石柱 我未到,黄湾 胥口 先句留。”参阅 明 陈琏《罗浮山志·洞天福地》。⒊地名。在 云南省 中甸县 境。唐 置铁桥,跨 金沙江,以通 吐蕃。吐蕃 于此置 铁桥城,为 吐蕃 十六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