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扑 [diē pū]
1. 见“跌仆”。
跌扑 引证解释
⒈ 见“跌仆”。
国语词典
跌扑 [diē pū]
⒈ 受到击打或蹶踣而倒下。引申为失败。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跌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伤科释义:诊治跌打损伤的一门专科。伤科诊治疾病的范围比正骨科广泛,包括金创(金刃伤)、折疡(跌扑、骨折等伤)、汤火伤、虫兽伤等。
- 2.
抢背释义:戏曲表演的跌扑动作。演员身体向前斜扑,就势翻滚,以左肩背着地。多用于武戏,表示受到踢打而倒地。
- 3.
攧背释义:戏曲武戏中的跌扑滚翻。
- 4.
流星十八跌释义:武术中的一种跌扑招数。
- 5.
狮舞释义:也叫狮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一般由两人蒙上布制的狮皮表演,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以表现狮子的生活神态为主,武狮主要表现翻滚跌扑等技巧。
- 6.
角觝社释义:宋 代民间相扑社团。 宋 周密《武林旧事·社会》:“二月八日为 桐川张王 生辰,震山 行宫朝拜极盛,百戏竞集,如緋緑社、齐云社……角觝社。”《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齐云社翻踢鬭巧,角抵社跌扑争奇,雄辩社咸叫喳呼,云机社般弄躲闪。”
- 7.
跌仆释义:亦作“跌扑”。亦作“跌扑”。跌倒;摔跟头。《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