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百六释义:寒食日的别称。 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唐 元稹《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緑。”宋 梅尧臣《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诗之二:“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时未合开。”宋 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吾州城市 芝山寺,为禁烟游赏之地,寺僧欲建 华严阁,请予作《劝缘疏》,其末联云:‘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参见“一百五”、“一百五日”。
- 2.
偷曲释义:唐 元稹《连昌宫词》:“李謩 擪笛傍宫墻,偷得新翻数般曲。”自注:“又 玄宗 尝於 上阳宫 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詰验之,自云:‘某其夕窃於 天津桥 玩月,闻宫中度曲,遂於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 长安 少年善笛者 李謩 也。’玄宗 异而遣之。”后常以此事入诗词戏曲。清 洪昇《长生殿》有《偷曲》一出,即言其事。
- 3.
兽镮释义:同“兽环”。唐 陆龟蒙《连昌宫词·门》:“金铺零落兽鐶空,斜掩双扉细草中。”《宣和遗事》前集:“见一座宅,粉墙鸳瓦,朱户兽鐶。”清 赵翼《门神》诗:“日傍兽鐶身不动,夜同鱼钥目常开。”
- 4.
华萼释义:⒈亦作“华蕚”。同“华鄂”。《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蕚相光饰,嚶鸣悦同响。”吕延济 注:“华蕚,喻兄弟也。”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见千条之緑杨,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宋 苏轼《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廏库之良,以致乔松之寿。”参见“华鄂”。⒉指 唐玄宗 所建的 花萼楼。唐 元稹《连昌宫词》:“往来年少説 长安,玄武楼 成 华萼 废。”
- 5.
弦索释义:⒈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唐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⒉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⒊絃索:同“弦索”。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
- 6.
掠削释义:梳理齐整貌。唐 元稹《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佩丁冬,云鬟掠削。”清 吴兰修《黄竹子传》:“张 故业梨园……双鬟掠削,妙人也。”
- 7.
絃索释义:⒈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弦索”。⒉弹奏弦乐。宋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 絃索 花奴 手。”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⒊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
- 8.
诸郎释义:⒈指郎官。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 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 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 魏其,跪起如子姓。”按《汉书》作“诸曹郎”。⒉年轻子弟。唐 元稹《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 念奴,念奴 潜伴诸郎宿。”宋 辛弃疾《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词:“若教 王 谢 诸郎在,未抵 柴桑 陌上尘。”
- 9.
连昌宫释义:宫殿名。 唐高宗 显庆 三年所建,故址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唐 元稹《连昌宫词》:“连昌宫 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亦省称“连昌”。宋 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之二:“山分 少室 云烟老,宫废 连昌 草木长。”清 陈维崧《探春慢·新正四日东华门道上同徐电发并辔作》词:“连昌 上锁,多少新愁,恰被宫鶯啼破。”
- 10.
连昌释义:见“连昌宫”。
- 11.
青珉释义:青玉般的美石。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四:“唯有一女人爱悦於帝,名曰 巨灵。帝傍有青珉唾壶,巨灵 乍出入其中,或戏笑帝前。”唐 陆龟蒙《连昌宫词·阶》:“年年直为秋霖苦,滴陷青珉隐起花。”元 张翥《题赵文敏公木石有先师题于上》诗:“好呼铁爪夜錚錚,刻向青珉照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