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民 手民的意思
shǒumín

手民

简体手民
繁体
拼音shǒu mín
注音ㄕㄡˇ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己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外力。

手民的意思

手民 [shǒu mín]

1. 古时仅指木工。后指雕板排字工人。

手民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仅指木工。后指雕板排字工人。

宋 陶穀 《清异录·手民》:“木匠总号运斤之艺,又曰手民、手货。”
清 胡丹凤 《重刊<吕东莱先生文集>序》:“时余方搜求遗籍,择其文之足以载道者,付诸手民。”
郑观应 《<盛世危言>自序》:“先后参订,付诸手民,定名曰《盛世危言》。”
艾芜 《华侨诗人翻译家黄绰卿》一:“一个年青的排字工人来看我,并作自我介绍,说他是《觉民日报》的手民。”


国语词典

手民 [shǒu mín]

⒈ 称雕版或排字的工人。

清·汪昉〈两当轩集序〉:「亟为鸠工,集手民于厅事,自治馔具以供亿之,命其子执武朝夕监视,几及一年,剞劂完竣。」

⒉ 木匠。

宋·陶谷《清异录·卷上·手民》:「木匠总号运金之艺,又曰手民、手货。」


手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厘次释义:整理编次。清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自序》:“因取歷年来存稿稍加釐次,授诸手民。”
    • 2.
      手民误植释义:手民:古时仅指木工。 后指雕板排字工人。
    • 3.
      手民释义:指刻字或排字的工人:手民之误(指印刷上发生的错误)。
    • 4.
      本任释义:⒈自己所担任的官职。《管子·明法解》:“人臣者,处卑贱,奉主令,守本任,治分职,此臣道也。”尹知章 注:“本任,己所任之官也。”⒉原任的官职。《梁书·简文帝纪》:“是岁,丁所生 穆贵嬪 丧,上表陈解,詔还摄本任。”《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元象 二年,遭母忧去职…… 高祖 深忧之,每日遣人劳勉。寻起復本任。”⒊现任官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收者,新收,即上手民欠与本任之经收者也。”

手民(shou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民是什么意思 手民读音 怎么读 手民,拼音是shǒu mín,手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