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 [má yóu]
1. 以芝麻为原料榨制的油。亦称“芝麻油”
英[sesame oil;]
麻油 引证解释
⒈ 麻实所榨之油。后多指供食用的芝麻油。
引《三国志·魏志·满宠传》:“宠 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医药》:“盖好麻油,最化痰,试以麻油滴痰上,痰即化为水。”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麻油点灯灯花亮, 王贵 浑身扒了个光。”
国语词典
麻油 [má yóu]
⒈ 由芝麻种子榨取的油,可食用或照明。
麻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性油释义:指涂成薄层后,在空气中能干燥而结成一层固体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亚麻油、桐油等。 是制造油漆、涂料等的重要原料。
- 2.
入馅释义:谓以菜、肉、糖、果仁、蜜饯等作面食品的馅。《新民晚报》5:“乐佳福食品厂今年摒弃了传统的猪肉白膘,改用生、麻油入馅。制成的广式素百果入口油而不腻,满嘴清香。”
- 3.
嚼咽释义:⒈见“嚼咽”。 ⒉亦作“嚼嚥”。咀嚼吞咽。《魏书·西域传·悦般》:“以草药内其口中,今嚼咽之。”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又方:甘草节以真麻油浸,年久愈妙,每用嚼嚥,或水煎服,能解一切蛊毒。”
- 4.
圆光释义:⒈月亮。 唐 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明 刘基《过秦楼》词:“圆光易缺,急景难追。”⒉佛教谓菩萨头顶上的圆轮金光。唐 法琳《辨正论·喻篇上》:“如来 身长丈六,方正不倾,圆光七尺,照诸幽冥。”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箇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⒊旧时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财物的一种方法。用镜或白纸施以咒语,令童子视之,谓其上能现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预测吉凶、祸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澄 ﹞又令一童子洁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
- 5.
圆光术释义: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法术,在民国时期最盛行,据说也很灵验,圆光术如同过去的请乩仙一样,不同的是将一面圆镜用布或纸蒙起来,然后施法人沐浴更衣将麻油涂于纸面和手上然后念咒语,同时请两个童子观看镜子,让他们叙述镜子里面出现的画面和情景。
- 6.
干性油释义:指涂成薄层后,在空气中能干燥而结成一层固体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亚麻油、桐油等。是制造油漆、涂料等的重要原料。
- 7.
康伯释义:⒈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康 字 伯休,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唐 李贺《感讽》诗之四:“君平 久不反,康伯 遁国路。”⒉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 8.
植物油释义: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压榨或提炼出来的油,如豆油、麻油、桐油、蓖麻油、椰子油等。有的供食用,有的是制造润滑油、油漆等的重要原料。
- 9.
润滑油释义:也叫机油。用在机械的运动部分的油质。起润滑、冷却、密封等作用。根据来源,有矿物润滑油、植物润滑油(如蓖麻油)、动物润滑油(如鲸蜡油)等。
- 10.
胡麻油释义:用胡麻榨的油,可供食用。 也叫麻油、香油。
- 11.
芝麻油释义:用芝麻榨的油,有特殊的香味,是常见的食用油。也叫香油、麻油。
- 12.
蓖麻释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掌状分裂。 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也叫大麻子(dàmázǐ)。
- 13.
食油释义:供食用的油,如芝麻油、花生油、菜油、豆油等。
- 14.
香油释义:芝麻油。
- 15.
麻油释义:芝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