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笋 [yù sǔn]
1. 宋·杨万里《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明·郑若庸《玉玦记·对策》:“八珍异馔天厨进,芝封印,玉笋英。”笋的美称。喻女子小脚。喻女子手指。喻英才济济。喻秀丽耸立的山峰。喻莲藕。
玉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玉笋”。
⒉ 笋的美称。
引宋 杨万里 《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
⒊ 喻英才济济。
引《新唐书·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薛庠、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
宋 王禹偁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捧詔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王梦楼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
⒋ 喻女子手指。
引唐 韩偓 《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宋 孙惟信 《风流子》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綉巾拭泪,金柳初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鸞销玉笋长。”
《说唐》第十二回:“这个飘扬翠袖,轻笼玉笋纤纤;那个摇曳湘裙,半露金莲窄窄。”
⒌ 喻女子小脚。
引唐 杜牧 《咏袜》:“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明 王磬 《清江引·蒲靴》曲:“青莲两瓣开,玉笋双尖蹻,踏青去来天气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女》:“隐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尖。”
⒍ 喻秀丽耸立的山峰。
引宋 杨万里 《真阳峡》诗:“夹岸对排双玉笋,此峰外面万山青。”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桂 之千峯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
清 汪懋麟 《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诗:“盘江夹浦各环抱,金莲玉笋疑飞翻。”
⒎ 喻莲藕。见“玉笋”。
引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二:“分载箯舆路未赊,冰条玉笋浄无瑕。”
国语词典
玉笋 [yù sǔn]
⒈ 笋的美称。
⒉ 形容才士众多杰出,如笋般并出。
引《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俄复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世谓之『玉笋』。」
⒊ 形容女子洁白纤细的手脚。
引唐·韩偓〈咏手〉诗:「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唐·杜牧〈咏袜〉诗:「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⒋ 比喻尖耸秀丽的山峰。
引宋·杨万里〈真阳峡〉诗:「夹岸对排双玉笋,此峰外面万青山。」
玉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竿鱼释义: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 晚年与脩《唐书》……其初受勅脩《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鱼”比喻羁身仕途、难以自脱的人。宋 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诗:“官涂真有上竿鱼,玉笋翻乘别驾车。”清 钱谦益《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诗:“宦海多喧豗,世运值阳九。戞戞上竿鱼,蒙蒙丧家狗。”
- 2.
冰笋释义:犹玉笋。 比喻美人的手。
- 3.
削削释义:⒈纤弱貌。 唐 元稹《夜池》诗:“荷叶团团茎削削,緑萍面上红衣落。”⒉陡峭貌。《西游记》第四八回:“巧石山头,削削尖峰排玉笋。”⒊凛冽貌。蒋光慈《在黑夜里--致刘华同志之灵》诗:“阴云遮蔽了光明的太阳,在北风削削的 静安寺路 上,一个刚出病院的少年行走着。”
- 4.
排次释义:依次排列;编排。《旧唐书·褚无量传》:“无量 以内库旧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弘经籍之道。玄宗 令於 东都 乾元殿 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数年间,四部充备。”明 王世贞《大和山赋》:“中笏上朝,玉笋排次。”清 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武进 董士锡 晋卿 復为排次,增定十篇。”沈从文《慷慨的王子》:“人类有生,烦恼重迭排次而来,若能得一柔软温暖衣服,当为平生第一幸事。”
- 5.
水妃释义:⒈亦作“水婔”。 水之匹配。指火。《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杜预 注:“火畏水,故为之妃。”宋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⒉水中神女。宋 梅尧臣《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诗:“玉盘迭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婔。”金 张檝《莲实》诗:“水妃擎出紺珠囊,玉笋彫槃喜乍尝。”
- 6.
玉笋释义:⒈亦作“玉笋”。 笋的美称。宋 杨万里《初三游翟园》诗:“不羞人面对风物,奈尔玉笋金柑何?”⒉喻英才济济。《新唐书·李宗闵传》:“俄復为中书舍人,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冲、薛庠、袁都 等,世谓之玉笋。”宋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捧詔瑶池下,辞班玉笋中。”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引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吟诗喜得江山助,问字欣添玉笋围。”⒊喻女子手指。唐 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宋 孙惟信《风流子》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綉巾拭泪,金柳初攀。”元
- 7.
玉笋班释义:⒈亦作“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⒉见“玉笋班”。
- 8.
裹头内人释义:指 唐 时宫中杂役。《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命 陆贄 草詔赐 浑瑊 ,使访求 奉天 所失裹头内人。” 胡三省 注:“裹头内人,在宫中给使令者也。内人给使令者皆冠巾,故谓之裹头内人。”亦省作“ 裹头人 ”。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 石麟 本亦裹头人,今改唱小生。”
- 9.
跳达释义:轻薄放恣貌。 清 杨懋建《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其品第正不失为中上,又性好跳达,变动不居。击剑弄丸,皆其所习。”
- 10.
鹅溪绢释义: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唐 代为贡品,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陵州 仁寿郡,本 隆山郡,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清 吴伟业《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鹅溪”。宋 苏轼《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宋 黄庭坚《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