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则 [shàng zé]
1. 犹上策。
上则 引证解释
⒈ 犹上策。
引汉 扬雄 《剧秦美新》:“荷天衢,提地釐。斯天下之上则已,庶可试哉!”
国语词典
上则 [shàng zé]
⒈ 上策。
引《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斯天下之上则已,庶可试哉!」
上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亲释义:⒈不亲近;不亲睦。《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楚世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明 刘基《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⒉不接触;不接近。《孟子·离娄上》:“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 曰:‘礼也。’”清 王韬《淞隐漫录·王莲舫》:“惟是男女授受不亲,虽周旋于患难之间,不敢不谨。”郁达夫《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
- 2.
十二子释义:⒈指 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 等十二人。《荀子·非十二子》:“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 舜 禹 之制,下则法 仲尼、子弓 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説。”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全盛时代·先秦学派之所短》:“荀子 之非十二子,动斥人为贱儒,指其无廉耻而嗜饮食……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参见“十子”。⒉指自子至亥十二支。《史记·律书论》:“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张守节 正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唐 韩愈
- 3.
善经释义:好的法则。《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杜预 注:“经,法也。”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
- 4.
富家释义:⒈富裕之家,有钱人家。《管子·立政》:“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不敢用其财。”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⒉使其家富裕。《易·家人》:“六四,富家,大吉。”《史记·货殖列传》:“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 5.
师公戏释义: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 广西 的 河池、宜山、贵县 一带。清 同治 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 安徽、陕西 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 贵州、四川 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 6.
帘肆释义:《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颜师古 注:“肆者,市也,列所坐之处也。”后因以“帘肆”指市井坊间。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虽乏乡曲之誉,然尝闻君子之行矣,其上则隐於帘肆之间,卧於巖石之下,次则结綬 金马 之庭,高议 云臺 之上。”宋 林逋《病中》诗之二:“帘肆有徵常遇困,刀圭无状为攻深。”清 吴伟业《赠学易友人吴燕馀》诗之二:“从今 郫 上田休种,帘肆无家取百钱。”
- 7.
廎写释义:倾泻。 写,通“泻”。《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廎写输渊。”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廎,假借为倾。”
- 8.
扁卢释义:泛指名医。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又称 卢医,故云。明 张居正《杂著》:“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 扁卢,无可奈何。”参见“扁鹊”。
- 9.
滴血释义:⒈旧时用血辨别亲属真伪之法。 据说至亲之血,共滴水中则相凝合,验尸时,以生者之血滴死者骨上则渗入。⒉指杜鹃的啼鸣。相传杜鹃啼至滴血乃止。
- 10.
美举释义:美行或美事。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民有美举,如医院、礼拜堂、学馆、四民院、四疾院等,上则亲临以隆其事,以奬其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承你一片热心知照我,把这个美举分给我做,我还感激你呢!”
- 11.
虚下释义:⒈戏剧术语。 谓剧中人在幕前做下场的动作,此时人虽还在台上但观众感到他已下场。清 洪昇《长生殿·絮閤》:“[丑]此时天色黎明,恐要送 梅娘娘 回去,只索在此伺候咱。[虚下。]”清 洪昇《长生殿·絮閤》:“[丑]你每快送 梅娘娘,悄从閤后,破壁而出,回到楼东去罢。[内侍]晓得。[从生背后虚下。]”⒉中医术语。通常指腰膝痠软无力,腹胀腹痛,四肢少温等下虚症状。明 张居正《杂著》:“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 扁卢,无可奈何。”
- 12.
蛎房释义:⒈指簇聚而生的牡蛎。 因牡蛎附石而生,连结如房,故称。亦特指牡蛎的壳。宋 方勺《泊宅编》卷二:“蔡襄 守 泉州,因故基修石桥……十八年桥乃成,即多取蠣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集解﹞引 苏颂 曰:“﹝牡蠣﹞皆附石而生,磈礧相连如房,呼为蠣房。”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琅邪秦碑》:“海中復有一碑,去岸数里,潮上则没,潮落则出。其上岁久皆蠣房所结,不可辨识。”⒉指牡蛎的肉。元 柳贯《送临川谢有源赴闽医提领》诗:“鷁首去乘潮浪白,蠣房催出酒波红。”
- 13.
馁而释义:飢饿。《左传·宣公四年》:“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杨伯峻 注:“馁,饿也。不其馁而,犹言不将饥饿乎,意谓子孙灭絶,无人祭祀之。”宋 王禹偁《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上则玷陛下非则哲之明,下则陷臣等为馁而之鬼。”
- 14.
马揖释义:骑在马上拱手为礼。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则有卧揖,马上则有马揖。”宋 王禹偁《赠王殿院同年》诗:“乍作台官劳马揖,合为廵使近龙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