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 [duì mén]
1. 与大门相对。
例对门对户。
英[ (of two houses)face each other; ]
2. 与大门相对的房子。
例农具厂对门是小学。
英[ the building or room opposite; ]
对门 引证解释
⒈ 门户相对;对面。
引汉 刘向 《说苑·杂言》:“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唐 王维 《洛阳女儿行》:“洛阳 女儿对门居,纔可容颜十五餘。”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店铺对门的大院,是县教育局。”
⒉ 匹配;门当户对。
引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元 无名氏 《娶小乔》第一折:“老夫务要寻箇对门,方许成亲。”
国语词典
对门 [duì mén]
⒈ 大门相对的房子。
引《淮南子·说山》:「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两弟兄一齐惊觉,看见窗外通红,知道是对门失火,慌忙披了衣裳出来。」
⒉ 门第相当。引申为夫妻配合之义。
引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夫人自有夫人分,百年谁是百年人,难寻这白头的对门。」
对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包释义:⒈包修、包换、包退的合称,是厂家或商店对商品实行的售后服务内容。⒉单位对门前包绿化、包清洁、包秩序的合称。
- 2.
不剌释义:⒈助词。用于语尾,以加强语气。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怕曲儿捻到风流处,教普天下颠不剌的浪儿每许。”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对门间壁,都有些酸辣气味,只是俺一家儿淡不剌的。”清 洪昇《长生殿·弹词》:“破不剌 马嵬 驛舍,冷清清佛堂倒斜。”⒉助词。亦作“不倈”。表转接语气。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我怨感,我合哽咽;不剌你啼哭,你为甚迭?”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我敢搠碎你口中牙,不剌这是你家里説话。”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那佳人可承当,不倈我提篮去采桑。”⒊助词。亦
- 3.
丰粹释义:丰满而粹美。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对门店中一后生,约三十已上年纪,资质丰粹,举止閒雅。”
- 4.
友弟释义:⒈见“友悌”。⒉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 5.
友生释义:⒈朋友。《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 李华《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清 昭槤《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张文端 英,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⒉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 鄣 姚氏,乃大京兆 画溪公 之孙,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清 袁枚《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孔子 云:‘自吾得 由 也,而恶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
- 6.
后省释义:⒈宋太宗 淳化 五年后对入内内侍省的别称。《宋史·职官志六》:“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后省官闕,则以前省官补。”参见“内侍”。⒉宋神宗 元丰 八年后对门下、中书外省的别称。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齐愈 论 纲 不已”自注:“而 擢(李擢)以五月甲寅除给事中,在其后半月,不知何以録黄方过后省。”《宋史·职官志一》:“﹝门下省﹞给事中四人,分治六房,掌读中外出纳,及判后省之事。”《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舍人四人,旧六人。掌行命令为制词,分治六房,随房当
- 7.
啮齿类释义: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
- 8.
对邻释义:对门的邻居。如:他们两家是对邻。
- 9.
对门释义:⒈(对门儿)⒉大门相对:我们家和他们家对门。⒊大门相对的房子:别看他俩住对门,平常可很少见面。我们家对门新搬来一家广东人。
- 10.
开顔释义:⒈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想人生百年能有几,要博个开颜日。”巴金《秋》三:“‘三表妺,你倒比 枚表弟 还着急,’琴 噗嗤笑道,连 芸 也开颜笑了。”⒉修饰容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閭。”
- 11.
朱游和药释义:《汉书·萧望之传》载:萧望之 因其子上书得祸,不忍年迈时入狱。 当使者来召时,对门生 朱云 说:“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遂饮鸩酒自杀。游,朱云 的字。和药,将毒药调入酒中。后用作自裁的典故。清 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八:“圣世孤生忍自裁,夏臺颂繫比春臺。深慙 黄霸 传经至,敢趣 朱游 和药来。”
- 12.
杳无释义:了无,绝无。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连贵 ﹞去年曾受对门 胡 家聘……越十餘年,杳无亲戚来寻访,乃以配圉人 刘登。”巴金《灭亡》第八章:“女儿在十八岁时跟人结了婚,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抛弃了她,从此音讯杳无。”
- 13.
玉抵鹊释义:⒈亦作“玉抵禽”。用玉石投掷禽鸟。意谓物多则贱。语本汉桓宽《盐铁论·崇礼》:“中国所鲜,外国贱之。故南越以孔雀珥门户;崑山之旁,以玉璞抵鸟鹊。”南朝齐净住子《大忍恶对门》:“颂曰:春山之下玉抵禽;汉水之阳璧千金。”宋陆游《三山卜居作诗以示后人》:“荆山之下玉抵鹊,两京春薺论斤卖。”⒉转喻肆意挥霍。
- 14.
苛政猛于虎释义:孔子经过泰山旁边,有个妇人在坟前哭得很悲伤。孔子让子路去问明原因。妇人说,她的公公、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今天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妇人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门人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意思说繁苛的政令和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见《礼记·檀弓下》。
- 15.
茶坊释义:茶馆。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 枣冢子巷 ﹞又投东则旧 曹门街 北山子 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喫茶於彼。”《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学对门,有个茶坊。”《水浒传》第三回:“史进 便入城来看时,依然有六街三市,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