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信 正信的意思
zhèngxìn

正信

简体正信
繁体
拼音zhèng xìn
注音ㄓㄥˋ ㄒ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指言行正直、真实可信的信念和行为。

正信的意思

正信 [zhèng xìn]

1. 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

3. 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正信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

《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

⒉ 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唐 元结 《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正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刚亮释义:⒈刚正信实。⒉响亮。
    • 2.
      末法释义:⒈谓不能治本的法术。 系儒家对法家刑名之学的蔑称。《晋书·吕光载记》:“明公受天眷命,方君临四海,景行 尧 舜,犹惧有弊,奈何欲以 商 申 之末法,临道义之神州。”⒉佛教语。指佛法的衰微时期。《隋书·经籍志四》:“然佛所説,我灭度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义如此。”宋 张商英《护法论》:“末法像教之僧败群不律者,势所未免也。”清 龚自珍《最录禅源诸诠》:“居末法中,欲敌生死,如救头然。”章炳麟《<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虽处末法之中,而群情归慕如此,知正信之未衰也。”⒊泛指宗教的衰微
    • 3.
      舍筏释义: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唐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4.
      骾谅释义:刚正信实。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软美者进,骾谅者疎,逆耳苦口之言不闻,曲突徙薪之谋不至。”
    • 5.
      鲠谅释义:刚正信实。

正信(zheng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信是什么意思 正信读音 怎么读 正信,拼音是zhèng xìn,正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