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合 [lǐ hé]
1. 犹理当,理应。
理合 引证解释
⒈ 犹理当,理应。
引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道屈才方振,身闲业始尊。天教声显赫,理合命迍邅。”
《元典章·刑部十五·约会》:“灶户与军民官相关词讼,理合所委盐司与军民一同取问归结。”
《水浒传》第十九回:“非是 吴用 过称,理合 王伦 让这第一位头领坐。”
康有为 《追述戊戌变法经过并向溥仪谢恩折》:“所有感激下忱,理合具折恭谢天恩。”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
国语词典
理合 [lǐ hé]
⒈ 依理应当。通常用于公文中。
引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道屈方才振,身闲业始专,天教声烜赫,理合命迍邅。」
《水浒传·第一九回》:「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合天下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
理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桥释义:河上结冰坚固,可以行走,谓之冰桥。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昔 光武 受命,冰桥凝於 滹水;昭烈 中起,的卢 踊於泥沟。皆理合於天,神祇所福,故能功济宇宙,大庇生民。”按,汉 更始 二年正月 光武 徇 蓟,王郎 移檄购求甚急。光武 乃趣驾南轘,晨夜兼行,蒙犯霜雪,时天寒,面皆破裂。至 滹沱河,无船可渡,适遇冰合乃过。由是驰赴 信都,太守 任光 出迎,其势始盛。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2.
刑宪释义:⒈刑法。汉 王充《论衡·答佞》:“圣王刑宪,佞在恶中;圣王赏劝,贤在善中。”唐 韩愈《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或居台鉉,或处权衡,或列近职而预机谋,或当峻秩而掌刑宪,事分逆顺,理合去留。”⒉刑罚。宋 范仲淹《奏为置官专管每年上供并军须杂物》:“既称军须,动加刑宪,物价十倍,吏辱百端,输纳未前,如负重罪。”《元典章·刑部·新刑》:“但犯大辟犯人出於不得已,身遭刑宪,瞑目而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知陷阱已深,劝令诬服,以免刑宪。”
- 3.
合干释义:⒈谓肋骨相紧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 闻其駢胁”晋 杜预 注:“駢胁合干。”孔颖达 疏:“干是肋之别名。駢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⒉谓树的主干相并合。《宋书·礼志三》:“嘉禾积穗於殿甍,连理合干於园籞。”⒊谓共同做某事。《元典章新集·户部·钞法》:“那库里行的一箇 任义 名字的合干人,他和别箇人通同著与了自己的好钞转买。”《元典章新集·户部·钞法》:“雇觅见役合干人 李士信 辨验。”
- 4.
开説释义:⒈进言;陈述。《吕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贤过於 尧 舜,彼且胡可以开説哉?”《新唐书·刘文静传》:“将发,恐 唐公 不从,文静 谋因 裴寂 开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进议。”《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子敬 开説大计,正与吾见相同。”⒉引申为阐发解说。唐 吕岩《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⒊开脱辩解。宋 苏轼《论行遣蔡确札子》:“今来非敢为 确 开説,但以此事所係国体至重,天下观望二圣所为,若行遣失当,所损不小。”清 任泰《质疑》:“述往事,可以 吕相 自言;陈今事,理合
- 5.
徵索释义:索取;征派勒索。 唐 李公佐《庐江冯媪传》:“前,又见老叟与媪,据牀而坐,神气惨戚,言语呫囁,有若徵索财物,追逐之状。”《元典章新集·刑部·追理》:“今后似此徵索钱物,勾扰百姓,理合经由有司追理。”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当事徵索,动至百十,有司患之。”清 恽敬《浙江分巡杭嘉湖道李公墓表》:“州县力匱,则盗正帑应徵索,而岁稽其上供之数,以后岁所供揜之。”
- 6.
才方释义:⒈甫,始。宋 范仲淹《奏议尹洙转官》:“迁在鈐辖 安后 之上,才方半年,若就徐待制,又迁在部署 狄青 之上。”⒉副词。刚才。《秦并六国平话》卷下:“才方来到,始皇 勑问:‘湘君 何神?’”⒊副词。方才,方始。元 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本日交昏入库府,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元典章·户部四·嫁娶》:“理合断付先夫。却缘 杨福一娘 与 陈千十二 成亲已及十年,陆千五 并不曾争告到官。直至 大德 元年正月日内於路迎见 杨福一娘,将本妇夺去,才方陈告。”⒋犹方才。宋 朱熹《苦雨诗》:“仰诉天公雨太多
- 7.
斩截释义:⒈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见得这箇道理合当恁地,便只斩截恁地做将去否?”明 李贽《四书评·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斩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説得这么斩截,我才答应了他。”叶圣陶《平常的故事》:“他叫 仁地 到里边来坐一坐,再也料不到他回答得那么斩截。”⒉清楚明白貌。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二》:“至於钱穀帐目,册档文卷,则宜处处斩截,时时日日,皆可交代。”⒊比喻文风峻刻峭拔。元 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是以 象山 之文,亦皆劲
- 8.
桩配释义:⒈附加摊派,额外摊派。 《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骚扰站赤》:“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止是桩配见户包当。”《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各处官司往往不似旧例,却将公田桩配百姓。”⒉指额外增收赋税。《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
- 9.
正当释义:⒈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正当春耕之时。⒉合理合法的:正当行为。正当的要求。⒊(人品)端正。
- 10.
理合释义:旧时公文用语。 按理应当:理合备文呈请备案。
- 11.
职业承诺释义: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是员工对职业态度的一个变量,是个人承受某种职业责任的允诺,是个人内心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签署的“心理合同”。主要还是个人对组织的依附,如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强烈一致、个人对组织或职业的投入或忠诚、职业或组织成为个人的生活中心等,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关系,并能稳定地预测个体的缺勤和离职等行为。
- 12.
触冒释义:⒈抵触冒犯。《国语·周语中》:“且其状,方上而鋭下,宜触冒人,王其勿赐;若贪陵之人来,而盈其愿,是不赏善也。”《后汉书·朱浮传》:“魏公子 顾朋友之要,触冒强 秦 之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人触冒山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⒉冒着;接触。宋 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若夫触冒川途,几数千里,使保清謐,则惟餘休。”明 唐顺之《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欝,壅而不散。”清 俞正燮《贞女说》:“勤 遇病丧没,邻比断絶,旷 触冒经营,寻復病亡。”
- 13.
门摊释义:⒈按户分摊的税。《元史·成宗纪二》:“江 南 宋 时行两税法,自 阿里海牙 改为门摊,增课钱至五万锭。”《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清 吴伟业《捉船行》:“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⒉在沿街店铺门前摆设的售货摊。阿英《海上买书记》:“隔了两天,我去一家门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