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徵敛 徵敛的意思
zhǐliǎn

徵敛

简体徵敛
繁体徵斂
拼音zhǐ liǎn
注音ㄓㄥ ㄌ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 zhēng,(1) 召,征召。《爾雅•釋言》。【组词】:“徵,召也。”(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组词】:“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组词】:“以時徵其賦。”(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组词】:“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组词】:“徵,證也。”(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组词】:“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7) 证明。《廣雅•釋詁四》。【组词】:“徵,明也。”(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组词】:“徵,成也。”(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组词】:“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無之。’”(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组词】:“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11) 虚。《爾雅•釋詁上》。【组词】:“徵,虚也。”(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组词】:“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例句】:“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1) 通“懲”。《荀子•正論》。【组词】:“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组词】:“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组词】:“徵,縣名,在同州。”

liǎn,(1) 收拢,聚集。【组词】: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2) 征收。【组词】:横征暴敛。(3) 收束,约束。【组词】:敛迹。敛手(➊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➋拱手,表示恭敬)。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敛抑。敛步。

基本含义

指收敛、勒紧。

徵敛的意思

徵敛 [zhǐ liǎn]

1. 亦作“徵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唐 元结《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明 刘基《送别灯和尚还乡序》:“追呼徭役之可怜,诛求徵歛之无厌。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参见“徵收”。。。见“徵敛”。


徵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违释义:⒈依从。 《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不违者,无所怪问,於 孔子 之言,默而识之,如愚。”元 马致远《耍孩儿·借马》曲:“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⒉不远。《国语·齐语》:“天威不违颜咫尺。”韦昭 注:“违,远也。”⒊不休止。《左传·昭公二十年》:“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杜预 注:“违,去也。”⒋符合。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 2.
      俘掠释义:俘获抢劫。《旧唐书·李密传》:“入 东都,俘掠居人,烧 天津桥。”《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时 河东 州县,俘掠之餘,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徵敛无所得,军中乏食。”《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晋 数遣 李存孝 等出兵以窥 山东,三州之人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无復耕桑者累年。”
    • 3.
      徵敛释义:亦作“徵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唐 元结《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明 刘基《送别灯和尚还乡序》:“追呼徭役之可怜,诛求徵歛之无厌。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参见“徵收”。。。见“徵敛”。
    • 4.
      荫附释义: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徵敛,倍於公赋。”《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民多荫附。”胡三省 注:“荫附者,自附於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 5.
      裒聚释义:搜集;聚敛。宋 沉括《梦溪笔谈·书画》:“王羲之 书,旧传惟《乐毅论》乃 羲之 亲书于石,其佗皆纸素所传。唐太宗 裒聚二 王 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在。其后随 太宗 入 昭陵。”明 唐顺之《与郑户部书》:“盖自来督赋之使,多以徵敛裒聚为功,而执事独以宽大行之,是以始及下车,而应感已若此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询於沿边土豪并内地故老,博采参较,得之甚详,以至稽求载籍,质证时务,用是裒聚撰述,以副陛下委任之意。”
    • 6.
      近朝释义:指距今不远的时代。《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上谓侍臣:‘近朝徵敛穀帛,多不俟收穫、纺绩之毕。’乃召三司,自今夏税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徵,民间便之。”胡三省 注:“近朝,犹言近代也。”《宋史·刑法志一》:“近朝立制,重於律文。”

徵敛(zhengl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徵敛是什么意思 徵敛读音 怎么读 徵敛,拼音是zhǐ liǎn,徵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徵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