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边 安边的意思
ānbiān

安边

简体安边
繁体安邊
拼音ān biān
注音ㄢ ㄅ一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biān bian,(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组词】:边缘。边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组词】: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例句】:等边三角形。(4) 旁侧,近旁。【组词】:身边。边锋。(5) 方面。【例句】:边干(gàn )边学。(6) 表示方位。【组词】:上边。外边。(7) 姓。

基本含义

安抚边境,稳定边疆。

安边的意思

安边 [ān biān]

1. 安定边境。

安边 引证解释

⒈ 安定边境。

《汉书·赵充国传》:“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捬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唐 权德舆 《送灵武范司空》诗:“上略在安边, 吴 钩结束鲜。”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制》:“迨予践祚之初,首发安边之策。假我号令,成汝奸谋。”


国语词典

安边 [ān biān]

⒈ 安定边疆。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抚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安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三边释义:⒈汉 时指 匈奴、南越、朝鲜。《史记·律书》:“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⒉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⒊明 时指 延绥、甘肃、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王越 总制 延绥、甘肃、寧夏 三边,驻 固原。”⒋原 安边 及 定边、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毛泽东《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
    • 3.
      件别释义:分别,一一分开。《新唐书·段秀实传》:“十三年来朝,对 蓬莱殿,代宗 问所以安边者,画地以对,件别条陈。”
    • 4.
      和戎释义:⒈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郁达夫《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⒉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明 马銮《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郁达夫《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 5.
      存亡继絶释义:亦作“存亡續絕”。 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 衛;繼絶,謂立 僖公。”《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社稷所願也。”唐 吴兢《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宋 苏轼《宋襄公论》:“桓 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
    • 6.
      宁安释义: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后汉书·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
    • 7.
      宣风释义:宣扬风教德化。 《后汉书·隗嚣传》:“今 山 东之兵二百餘万,已平 齐 楚,下 蜀 汉,定 宛 洛,据 敖仓,守 函谷 威名四布,宣风 中岳。”《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以不武,任总元戎,受命安边,路指 幽 冀。列邑名藩,莫不屈膝,宣风导礼,皆荷来苏。”唐 杜甫《鹿头山》诗:“仗鉞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唐 白居易《薛伾鄜坊观察使制》:“俾宣风於廉察,庶乎劳倈诸部纲纪列城。”清 龚自珍《对策》:“至 唐 以后,孝义高年之访虽下於朝,宣风美俗之官虽巡於野,而故事具文,了无真意,此所闻於史者也。”
    • 8.
      岁赂释义:宋 代国家为安边求和每年对外的赠物。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六符 盖为虏画策增岁赂者,然其尊戴中国尚尔如此,则盟好中絶,诚可惜也!”
    • 9.
      廓开释义:⒈开辟。 汉 张衡《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闤带闠。”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首在理 河 源,或於近源处递修层坝以节其流,或廓开一湖以停蓄之。”⒉阐扬;阐明。《后汉书·班超传》:“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 10.
      成画释义:确定的谋划。《明史·四川土司传一·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故封疆大吏纷纷陈情,冀安边隅,而中枢之臣动諉勘报,弥年经月,卒无成画,以致疆事日坏。”
    • 11.
      抚边释义:安边,镇守边疆。
    • 12.
      有体释义:⒈谓有一定的形体。 《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⒉犹得体。宋 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 13.
      滋息释义:繁殖;增生。 《孔丛子·陈士义》:“於是乃适 西河,大畜牛羊于 猗氏 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三国志·魏志·王郎传》:“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彊。”唐 吴兢《贞观政要·安边》:“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而旗民滋息日繁,国家财力不给。”
    • 14.
      燕弧释义:用 燕 地出产的角所制作的弓。泛指良弓。语出《列子·汤问》:“昌 以氂悬蝨于牖……乃以 燕 角之弧,朔 蓬之簳射之,贯蝨之心,而悬不絶。”《文选·左思<魏都赋>》:“燕 弧盈库而委劲,冀 马填厩而駔骏。”李周翰 注:“燕 弧,角弓,出 幽 燕 地。”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风卷 河 冀,电扫 嵩 恒,燕 弧折却,代 马 摧足。”唐 李峤《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燕 弧带晓月,吴 剑动秋霜。”
    • 15.
      约结释义:⒈结盟,订约。 《荀子·王霸》:“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汉书·匈奴传赞》:“约结和亲,赂遗单于,冀以救安边境。”唐 李翱《兵部侍郎墓志》:“言不妄发,与人有诚府,其相信不用约结。”⒉结交;邀结。《管子·形势解》:“圣人之与人约结也,上观其事君也,内观其事亲也,必有可知之理,然后约结。”《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有女 陵,慧有口辩。王爱 陵 常多予金钱,为中詗 长安,约结上左右。”《后汉书·李通传》:“光武 既深知 通 意,乃遂相约结。”《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诸王往来相约结。
    • 16.
      蒐猎释义:⒈狩猎。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清 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康熙 中,藩王进献,以为蒐猎之所。”⒉搜求;猎取。明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於煨烬之餘。”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余更蒐猎 梁 陈 间,得声调大同者十数首。”闻一多《秋色》诗:“松鼠们张张慌慌地在叶间爬出爬进,蒐猎着他们来冬粮食。”⒊犹涉猎。元 揭傒斯《刘福墓志铭》:“十岁闻科举行,即大喜,忘昼夜,废寝食,蒐猎经史,旁
    • 17.
      讲好释义:修好;讲和。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十二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篤恩纪。”岳珂《金陀粹编·天定录》引 宋宁宗 嘉泰 四年六月二十日《追封鄂王敕》:“属时方讲好,将归马 华山 之阳;而尔独奋身,欲抚劒 伊吾 之北。”《辽史·耶律合住等传论》:“耶律合住 安边讲好,养兵息民,其虑深远矣。”王闿运《御夷论二》:“知其示强为虚张之埶,讲好为挑衅之本。”
    • 18.
      贡译释义:贡品和使者。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疏表文》:“陛下临御以来,羈縻遵养,十餘年中,贡译不絶。”
    • 19.
      辨覈释义:⒈辨明核实。 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羣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见。”《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申詔誥礪,辨覈事原。”⒉明晰翔实。南朝 宋 宗炳《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意义检著,才笔辨覈。”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新证序》:“近世之考订《荀子》者,淹贯如 王怀祖,精醇如 刘端临,辨覈如 俞荫甫、刘申叔。”
    • 20.
      边画释义:安边的计策。

安边(anb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边是什么意思 安边读音 怎么读 安边,拼音是ān biān,安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