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朱文 朱文的意思
zhūwén

朱文

简体朱文
繁体
拼音zhū wén
注音ㄓㄨ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 shú,(1) 红色。【组词】: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例句】: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 姓。 ◎ 〔朱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指红色的字迹或文字。

朱文的意思

朱文 [zhū wén]

1. 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

[character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

朱文 引证解释

⒈ 红色花纹。

《后汉书·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軫。”
李贤 注:“朱文,画车为文也。”
唐 王维 《送崔五太守》诗:“长安 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

⒉ 印章上凸起的字,印文呈红色。也称阳文。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石碣阳镌额》:“三代鐘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
清 黄景仁 《桂未谷明经以旧藏山谷诗孙铜印见赠》诗:“脱囊赠我一铜印,精絶审是泼蜡为。朱文字减土数一,彷彿西江派中人所遗。”


国语词典

朱文 [zhū wén]

⒈ 红色彩纹。

《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论曰》:「故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⒉ 印章上镌刻凸出的文字,即阳文。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三》:「三代钟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


朱文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白文释义:⒈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先读白文,后看注解。⒉指有注解的书不录注解只印正文的本子,如《十三经白文》。⒊印章上的阴文(跟“朱文”相对)。

朱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迁释义:⒈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事见 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 赵歧《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宋 叶适《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⒉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清 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⒊三次升迁。宋 俞文豹《吹剑外录》:“赵忠肃 号 得全,宗 伊川 之学,
    • 2.
      倔聱释义:指文体古奥奇特,佶屈聱牙。 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 朱珪 ﹞年八岁,即操觚为文,文体倔聱苍古。”
    • 3.
      声名鹊起释义: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朱文元 ﹞先在 徐 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 洪 班則聲名鵲起,班中人稱爲戲忠臣。”
    • 4.
      打簇释义:⒈亦称“打竹簇”。北朝 时的一种游戏。《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三年正月甲午,开府仪同三司 尒朱文畅 ……等谋贼 神武,因十五日夜打簇,怀刃而入,其党 薛季孝 以告,并伏诛。”《北齐书·尒朱文畅传》:“自 魏氏 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因 高祖 临观,谋为窃发。”《北史·尒朱荣传》作“打蔟”。⒉犹打扮。元 乔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曲:“书斋打簇得繁华,玉龙笔乘,铜雀砚瓦,金凤釵花。”
    • 5.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 6.
      榕城释义:福建省 福州市 的别称,因其地多榕树而得名。 清 朱文藻《<榕城诗话>跋》:“榕城 者,闽 中多榕树……故 闽城 以是为号。”清 褚人穫《坚瓠七集·榕城》:“宋 熙寧 中,闽 越 地多植榕树,其木拥肿不中绳墨,郡守 程师孟 命 闽 人多植之……至今目为 榕城。”
    • 7.
      白文释义:⒈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先读白文,后看注解。⒉指有注解的书不录注解只印正文的本子,如《十三经白文》。⒊印章上的阴文(跟“朱文”相对)。
    • 8.
      眉下添眉释义:比喻重复、多馀。明 李贽《四书评·大学》:“朱文公 既曰‘明德’爲本,‘新民’爲末,則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是本末已釋過了,何必又釋‘本末’?無乃眉下添眉耶?”
    • 9.
      石室释义:⒈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 《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 四年,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⒉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唐 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蓬莱山 兮寂又阴。”宋 叶适《朱文
    • 10.
      纂次释义:编撰;编排。宋 朱熹《答刘季章书》:“纂次讎正之功,勤亦至矣。”元 阎复《赵公墓志铭》:“伯祖 师渊 与 朱文公 纂次《通鑑纲目凡例》。”明 唐顺之《王母缪孺人墓志铭》:“余同年 信阳 王养之 至京师,携其兄所纂次其母 繆孺人 之行,请余铭诸其墓。”
    • 11.
      翠妫释义:水名。 传说 黄帝 于此受图箓,后因用为典实。《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河图挺佐辅》:“﹝ 黄帝 ﹞乃召 天老 而问焉:‘余梦见两龙,挺白图,以授余於 河 之都。’天老 曰:‘河 出龙图,雒 出龟书……天其授帝图乎?’黄帝 乃祓斋七日,至於 翠嬀 之川。大鱸鱼折溜而至,乃与 天老 迎之。五色毕具。鱼汎白图,兰叶朱文,以授 黄帝,名曰録图。”唐太宗《<帝范>序》:“翠嬀 荐 唐尧 之德,元圭锡 夏禹 之功。”唐 王勃《乾元殿颂》:“临 翠嬀 而则道,天孕时成。”刘师培《文说·耀采篇》:“况復 苍后 翠嬀,鸟兽纪
    • 12.
      翠嬀释义:水名。 传说 黄帝 于此受图箓,后因用为典实。《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河图挺佐辅》:“﹝ 黄帝 ﹞乃召 天老 而问焉:‘余梦见两龙,挺白图,以授余於 河 之都。’天老 曰:‘河 出龙图,雒 出龟书……天其授帝图乎?’黄帝 乃祓斋七日,至於 翠嬀 之川。大鱸鱼折溜而至,乃与 天老 迎之。五色毕具。鱼汎白图,兰叶朱文,以授 黄帝,名曰録图。”唐太宗《<帝范>序》:“翠嬀 荐 唐尧 之德,元圭锡 夏禹 之功。”唐 王勃《乾元殿颂》:“临 翠嬀 而则道,天孕时成。”刘师培《文说·耀采篇》:“况復 苍后 翠嬀,鸟兽纪
    • 13.
      苍古释义:苍劲古朴。 宋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湖园》:“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多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艰眺望。”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然余到 桂林,见 独秀峰 有 简 题名,笔力苍古。”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 朱珪 ﹞年八岁,即操觚为文,文体倔聱苍古,与兄 竹君 学士 筠 齐名。”
    • 14.
      象形印释义:又称“肖形印”、“图案印”。刻有图案的印章。有白文,也有朱文。汉代以白文为多。图案主要是各种动物,也有人物,形象简练生动。
    • 15.
      酷嗜释义:非常喜爱。《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琯 ﹞酷嗜鼓琴。”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晚年酷嗜仙佛,尝持斋茹素,学导引长生之术。”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日食摩尔登糖三袋,谓是 茶花女 酷嗜之物。”
    • 16.
      院判释义: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每年春,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歷两家宅眷,於园中设鞦韆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此指宣徽院判官。《明史·太祖纪一》:“闰月丙辰,友谅 陷 太平,守将 朱文逊,院判 花云、王鼎,知府 许瑗 死之。”此指枢密院判官。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此指太医院判官。
    • 17.
      隳懈释义:懈怠。隳,通“惰”。宋 苏舜钦《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明肃庄献皇后 崩,阁废不作,已而又命入内供奉官 赵用志、朱文用 易阁以殿,景祐 元年又罢之。德淮 隳懈自劾去。”
    • 18.
      顶门上一针释义: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击中要害而能使人警醒的言论或举动。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朱文公 告 陈同父 云:‘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气血麄豪,却一点使不着也。’此论於 同父,何谓顶门上一针矣。”亦省作“顶门一针”、“顶门一鍼”。宋 刘克庄《题毋惰赵公辞执政恩数简》:“吾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鍼,每言治乱,原於君心。”明 卢象昇《与少司成吴葵庵书》:“顶门一针,拜此君之益多矣。”

朱文(zhu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朱文是什么意思 朱文读音 怎么读 朱文,拼音是zhū wén,朱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朱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