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体国 体国的意思
guó

体国

简体体国
繁体體國
拼音tǐ guó
注音ㄊㄧˇ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从个人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等方面,体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体国的意思

体国 [tǐ guó]

1. 创建或治理国家。

3. 体念国家。

体国 引证解释

⒈ 创建或治理国家。参见“体国经野”。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刘颂 殷勤於时务, 温嶠 恳惻於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呜呼!先正体国用人,争而不忮如此,天下何得不晏然!”

⒉ 体念国家。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奉圣旨令:……其 马友 等并听帅臣 岳飞 节制,各务体国,共力破贼。”
明 李东阳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韵奉寿》:“夙夜在公长体国,行藏自我亦由天。”
清 梅曾亮 《臣事论》:“然有公忠体国之大臣,则亦不利乎此矣。”


体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政释义:共掌政事。《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端平二年》:“了翁 在朝凡六月,前后二十餘疏,皆当世急务。帝将引以共政,而忌者相与合谋排摈之,且言 了翁 知兵体国,乃命出视师。”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和 商 王一同掌握国家大权的还有其他一些大族的族长…… 商 王 盘庚 曾经对当时的贵族统治阶级讲话,指出他们的祖先和 商 的先王有‘胥及逸勤’的‘共政’关系。”
    • 2.
      孝治释义:《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 ”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鐘以体国,翼亮孝治,缉熙中教。”宋 欧阳修《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於四海之风,必务先於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清史稿·礼志五》:“顺治 十六年,左副都御史 袁懋功 请举祫祭,以彰孝治。”
    • 3.
      替移释义:改变;移换。《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卿但悉力推心,安民体国,事朕之节,如事故君,不惟黎庶获安,抑亦社稷是赖。但坚表率,未议替移。”
    • 4.
      朝集使释义:汉 代,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称为上计吏。后世袭 汉 制,改称朝集使。《旧唐书·太宗纪下》:“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请封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卿等宜师范之。’”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参阅 宋 王应麟《汉志考》。
    • 5.
      登枢释义:同“登极”。唐 长孙无忌《进律疏表》:“体国经野,御辨登枢。”王长卿 注:“北极为天枢,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君之象。故人君即位曰登极,亦曰登枢。”唐 陈子昂《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惟陛下应天受命,握纪登枢,包括乾坤之灵,亭毒神明之化。”
    • 6.
      节爱释义:谓有操守而又仁爱。明 吕坤《与乔聚所抚台书》:“所愿海内臺察尽如老先生,一精白之心,纯惻怛之念,忠诚体国,节爱怜民,山河当无恙,令不肖歌太平以死,亦百年大快活也。”
    • 7.
      风潇雨晦释义:《诗·郑风·风雨》:“风雨瀟瀟,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遂以“风瀟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亦比喻形势险恶。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当此国基甫定,风瀟雨晦之时,正全体国民卧薪嚐胆之日。”陈家庆《感湘乱作次韵》:“风瀟雨晦悲流徙,月惨霜凄感苦辛。”

体国(ti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体国是什么意思 体国读音 怎么读 体国,拼音是tǐ guó,体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体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