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珥貂 珥貂的意思
ěrdiāo

珥貂

简体珥貂
繁体
拼音ěr diāo
注音ㄦˇ ㄉㄧ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ěr,(1)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2)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3) 插戴。【例句】:珥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珥貂。(4) 日、月两旁的光晕。【组词】:日珥。月珥。

diāo, ◎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基本含义

指人贪图奢侈的享受,追求华丽的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修养。

珥貂的意思

珥貂 [ěr diāo]

1. 插戴貂尾。汉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后借指皇帝之近臣。

3. 指贵官显宦。

珥貂 引证解释

⒈ 插戴貂尾。 汉 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后借指皇帝之近臣。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
《梁书·朱异传》:“歷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唐 白居易 《孔戣可右散骑常侍制》:“可使珥貂,立吾左右。从容侍从,以备顾问。”
明 王洪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之五:“珥貂黄阁老,挥翰玉堂人。”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二:“触豸岂无柱下史,珥貂曾列侍中筵。”

⒉ 指贵官显宦。

晋 戴安公 《释疑论》:“比干 忠正,毙不旋踵; 张汤 酷吏,七世珥貂。”
唐 韩愈 《陪杜侍郎游湘西寺》诗:“珥貂潘维番,政作类分 陕。”
明 何景明 《雷黄明凯旋图歌》:“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緋衣照云月。”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后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别有在也。”


国语词典

珥貂 [ěr diāo]

⒈ 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装饰。为汉时侍中、常侍的服饰。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
《南史·卷六二·朱异传》:「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⒉ 比喻显贵的近臣。

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珥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貂释义:唐 制,左右散骑、侍中、中书令各二人,冠制皆金蝉珥貂,号称八貂。《新唐书·百官志二》:“隋 废散骑常侍。贞观 元年復置,十七年为职事官。显庆 二年,分左右,隶门下、中书省,皆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唐 耿湋《元日早朝》诗:“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唐 白居易《薛戎赠左散骑常侍制》:“俾增九原之光,追备八貂之列。”
    • 2.
      更践释义:任职。唐 李华《含元殿赋》:“又有银璫珥貂,寺人巷伯,奉宣出纳之令,更践宫中之役。”唐 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之先,自两 汉 至 隋氏,郡守、列侯、駙马、御史、郡丞、将军、刺史、著作郎,数百年冠冕不絶代,若公之出入更践,位与寿极,其上无如也。”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歌咏》:“王文正公 曾、李文定公 迪,咸平,景德 閒相继状元及第,其后更践政府,乃罢相镇 青,又为交承,故 文正《送文定移镇兗海诗》有‘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践更’之句。”
    • 3.
      汉貂释义:即 汉 珥貂。
    • 4.
      野褐释义:粗布衣服。 指平民。宋 陆游《感事》诗:“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元 陈樵《玉雪亭》诗之五:“回屏纹细裁龟甲,野褐年深补鹤翎。”

珥貂(erd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珥貂是什么意思 珥貂读音 怎么读 珥貂,拼音是ěr diāo,珥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珥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