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对证 对证的意思
duìzhèng

对证

简体对证
繁体對證
拼音duì zhèng
注音ㄉㄨㄟ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zhèng,(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组词】: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组词】: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基本含义

通过对比、对照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对证的意思

对证 [duì zhèng]

1. 核对证实。

反复对证。
对证事实。

[verify; check;]

对证 引证解释

⒈ 核对证实。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六:“子木 夜寝,忽闻有人道 弼 姓字者,俄顷而到 子木 堂前,谓之曰:‘卿以枯骨腐,专可诬,当以某日夜,更典对证。’”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
《西游记》第九七回:“一则吊问,二来与他对证对证,看是何人见我做贼。”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十一章:“潘旺发 不识字, 程济仁 说的这些是不是报纸上的话,他没法对证。”

⒉ 针对病症;药物与病症相适合。

《西游记》第六九回:“诊了脉,如今对证制药哩。”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


国语词典

对证 [duì zhèng]

⒈ 为证明事实而互相比对言词。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恐打死,无可对证,令狱卒揪去静处,权且将息。」
《红楼梦·第八一回》:「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

对质

⒉ 证据。

《红楼梦·第六九回》:「如此没有对证,只好由他去混说。」


对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对质释义:诉讼当事人在法 庭上面对面就争议的事实情况互相质问、对证。是开庭审理辩论阶段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可以鉴别证 据真伪。

对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凡僧释义:佛教语。 谓未证道的僧人,对证道的圣僧而言。
    • 2.
      分间释义:⒈判别。 《元典章·户部三·籍册》:“中书省差断事官 帖木烈三岛 等前去 北京、松州、兴州、平滦、西京、宣德 等处,钦依圣旨,一户户检照乙未壬子籍册,对证分间,定造到备细文册。”《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都省议得军兵虏到人口,令本路官司与廉访司吏一同分间。”⒉间隔,分开。章炳麟《訄书·订文》:“夫琴瑟专一,不可为听,分间布白,乡背乃章。”
    • 3.
      哥德巴赫猜想释义:德国人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两个猜想:(1)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2)每个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中国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对证明这个猜想做过重要贡献。
    • 4.
      堂尊释义:明 清 时县里属吏对知县的尊称。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堂尊若不信,唤二人对证便了。”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我做县捕衙,三载清官只做得半万的家。堂尊比我更堪夸,捲尽地皮只消得年半把。”
    • 5.
      对茬释义:方言。吻合;相符。如:这事情看来不对茬,应该对证一下。
    • 6.
      对证释义:为了证明是否真实而加以核对:对证笔迹。和事实对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不符合的地方。
    • 7.
      对质释义:诉讼当事人在法 庭上面对面就争议的事实情况互相质问、对证。是开庭审理辩论阶段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可以鉴别证 据真伪。
    • 8.
      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 9.
      当面锣,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 10.
      托收承付释义:指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购货单位收取货款,购货单位根据合同对单或对证验货后,向银行承认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 11.
      执结释义:⒈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字据。 ⒉犹证实,对证。
    • 12.
      执证释义:对证。
    • 13.
      折对释义:对质,对证。
    • 14.
      折证释义:⒈〈动〉对证;质对。 ⒉〈动〉辩论;争辩。
    • 15.
      招对释义:对证;对质。
    • 16.
      招证释义:招供对证。
    • 17.
      死无对证释义: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 18.
      照证释义:⒈见“照证”。 ⒉亦作“照証”。凭据;明证。⒊验证;对证;作证。
    • 19.
      老货释义:⒈詈词。 用于对老年人,表示轻蔑、厌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我自不愿见这两个老货,也没甚么罪过。”《红楼梦》第八一回:“王夫人 道:‘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陈登科《活人塘》七:“高个子的黄兵,举起大铁锹,砰的一锹,打在她大腿上:‘起来,起来!打死你这老货!’”⒉过去出售的货物;陈旧的东西。浩然《石山柏》:“找 摩天岭 得看新地图,你这个是解放前的老货,这上边不会有的。”
    • 20.
      质对释义:对证;对质:当面质对。

对证(du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对证是什么意思 对证读音 怎么读 对证,拼音是duì zhèng,对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对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