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麻带 麻带的意思
dài

麻带

简体麻带
繁体麻帶
拼音má dài
注音ㄇㄚˊ ㄉ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组词】: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 指“芝麻”。【组词】:麻酱。麻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组词】:脚麻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组词】: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组词】:麻子。(6) 带细碎斑点的。【组词】:麻雀。麻蝇。(7) 喻纷乱。【组词】:麻乱。麻沸。(8) 姓。

dài,(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组词】: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组词】:带钢。带鱼。声带。(3) 车轮胎。【组词】:车带。外带。(4) 区域。【组词】:地带。温带。(5) 佩戴,披挂。【组词】:带孝。带剑。(6) 随身拿着。【组词】:携带。带挈。带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组词】: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8) 含有,呈现。【组词】:带电。带伤。(9) 率领,引导。【组词】: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组词】:白带。

基本含义

指人的腰身瘦弱懦弱,没有力气。

麻带的意思

麻带 [má dài]

1. 麻制的腰带。古丧礼服饰。

麻带 引证解释

⒈ 麻制的腰带。古丧礼服饰。

《礼记·少仪》:“葛絰而麻带。”
孔颖达 疏:“妇女尚质,所贵在要带,有除无变,终始是麻,故云麻带也。”


麻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免绖释义:⒈谓居丧者以时除去缠于首、腰的麻带,仅穿衰服。 表示不纯吉,亦不纯凶。⒉谓居丧者缠麻带于首、腰以示哀。
    • 2.
      戴绖释义:戴孝。绖,丧服麻带。
    • 3.
      披麻释义:⒈见“披麻带孝”。⒉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 4.
      披麻带索释义:犹披麻带孝。指服重孝。
    • 5.
      散带释义:⒈丧服散垂于腰的麻带。⒉衣带松散。
    • 6.
      腰绖释义:旧时丧服上系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
    • 7.
      要绖释义:⒈缚在腰间的麻带。 古丧礼服制之一。《仪礼·士丧礼》:“苴絰大鬲,下本在左,要絰小焉。”胡培翚 正义:“要絰,即带也。”⒉腰束麻带。《公羊传·宣公元年》:“閔子 要絰而服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要絰,季氏 饗士,孔子 与往。”司马贞 索隐引《孔子家语》:“孔子 之母丧,既练而见。”王闿运《鄱阳黄君墓志铭》:“既奉母迁 长沙,要絰领军击贼。”
    • 8.
      释绖释义:谓脱除丧服。绖,丧服中用的麻带。
    • 9.
      髽麻戴绖释义:犹言披麻戴孝。絰,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唐 元稹《夫远征》诗:“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絰鹅雁鸣。”

麻带(mad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麻带是什么意思 麻带读音 怎么读 麻带,拼音是má dài,麻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麻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