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捉刀 捉刀的意思
zhuōdāo

捉刀

简体捉刀
繁体
拼音zhuō dāo
注音ㄓㄨㄛ ㄉ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ō,(1) 抓,逮。【组词】:捉拿。捉奸。捉贼。捉弄。捕捉。捕风捉影。(2) 握。【组词】:捉笔。捉刀(代人作文)。捉襟见肘。

dāo,(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组词】: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例句】: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组词】:刀币。(4) 姓。

捉刀的意思

捉刀 [zhuō dāo]

1. 《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曹操叫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来使,自己持刀站立床头。后因称代人作文或顶替人做事为“捉刀”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容止》

[ghost-write;]

捉刀 引证解释

⒈ 参见“捉刀人”。参见“捉刀人”。

曹操 将接见 匈奴 来使,自以为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自己捉刀立床头。会见完毕,使人问 匈奴 使:“魏王 何如?”
使答:“魏王 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见《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 晋 裴启 《语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唐 刘知几 辨其非事实。见《史通·暗惑》。后因称代人作文或顶替人做事为“捉刀”。 清 徐述夔 《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许三多 ﹞于归后,为其壻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少。”

⒉ 借指卫士。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
胡三省 注:“捉刀,执刀以卫左右者也。”


国语词典

捉刀 [zhuō dāo]

⒈ 本指三国时曹操自以为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乃使崔季珪代见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于床头,假冒侍卫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称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为「捉刀」。

如:「虽然你的文笔极佳,但也不可帮好友捉刀。」

代笔


捉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代笔释义:替别人写文章、书信或其他文件:他不便亲自写信,只好由我代笔。

捉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人捉刀释义:捉刀:代别人写文章。 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 2.
      倩人捉刀释义: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 3.
      刀敕释义:亦作“刀勅”。 捉刀应敕的省称。借指权臣。
    • 4.
      床头捉刀人释义: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 5.
      捉刀释义:曹操叫崔琰(yǎn)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却持刀站立床头。 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别人做文章叫捉刀。
    • 6.
      禁司释义:指主管防禁之事的部门或官员。 《后汉书·百官志一》:“稟假掾史主稟假禁司。”《陈书·陈方泰传》:“又率人仗抗拒,伤损禁司,为有司所奏…… 方泰 初但承行淫,不承拒格禁司。”《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晃 好武饰,及罢 南徐州,私载数百人仗还 建康,为禁司所觉,投之 江 水。”胡三省 注:“禁司,主防禁诸王。”
    • 7.
      请人捉刀释义: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捉刀是什么意思 捉刀读音 怎么读 捉刀,拼音是zhuō dāo,捉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捉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