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评话 评话的意思
pínghuà

评话

简体评话
繁体評話
拼音píng huà
注音ㄆㄧㄥˊ ㄏㄨ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议论,评论。【组词】:评议。评语。评改。评点。评估。评审。评述。短评。(2) 判出高下。【组词】:评比。评定。评理。评判。

huà,(1)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组词】:说话。会话。对话。情话。话题。(2) 说,谈论。【组词】:话别。话旧。话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话会。

基本含义

评价人或事物,对其进行评论和评断。

评话的意思

评话 [píng huà]

1. 说话人讲历史故事夹有品评、议论称评话。另指曲艺的一种,由一个人讲说故事等,如苏州评话。

[popular stories;]

评话 引证解释

⒈ 平话。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有说有唱, 宋 代盛行。由韵体散体相间发展为单纯散体,例如以散文为主的《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燕青 只得和他挨在人丛裡,听的上面説评话。”
一本作“平话”。 《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原来 吴道官 叫了个説书的,説 西汉 评话《鸿门宴》。”

⒉ 曲艺的一种,由一个人用当地方言讲说,只说不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评话盛于 江 南,如 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 诸人,屡为 陈其年、余谈心、杜茶村、朱竹垞 所赏鉴。”
《<扬州评话选>前记》:“《武松打虎》是著名 扬州 评话家 王少堂 老人口叙的评话《武松》中的一折。”


国语词典

评话 [píng huà]

⒈ 一种讲唱文学。参见「平话」条。

《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过了两个月,却是韩夫人设酒还席。叫下一名说评话的先生,说了几回书。」


评话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说书释义:一部分曲艺的俗称。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苏州弹词等。

评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目释义:⒈图书的目录。⒉曲艺上指评书、评话、弹词等说唱节目。
    • 2.
      出人释义:⒈超出众人。《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谚曰:‘扬州 独步 王文度,后来出人 郄嘉宾。’”宋 司马光《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君性嗜学,年十五,志节已皦皦出人。”明 杨慎《丹铅总录·史籍·出人不远》:“饱食终日而不学,岂能过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后世言:出人一头地。”⒉到刑场杀人。《水浒传》第四十回:“我们冲州撞府,那里不曾去,到处看出人。便是京师天子杀人也放人看。”《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这个小囚囊的再坏不得,每
    • 3.
      剪口释义:中国术语。扬州评话等曲种称一场演出终止处将书的内容剪断打住为剪口。
    • 4.
      华罗庚释义:(1910—1985)中国数学家、教育家,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江苏金坛人。他的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著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高等数学引论》以及《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
    • 5.
      坐唱释义: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 演员坐着说唱,如各种弹词、琴书等。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 苏州 评话、扬州 评话等,因其坐着说讲,习惯上也称“坐唱”。取坐唱形式的曲种,大多为演员自弹乐器自唱或自己弹奏主要的伴奏乐器。
    • 6.
      夯货释义:笨蛋,蠢人。《西游记》第十九回:“口里駡道:‘那饢糠的夯货,快出来与 老孙 打么?’”《扬州评话选·通天河》:“你这个夯货,哪个不要吃饭睡觉,这地方有钱无市,到哪里吃饭睡觉呢?”
    • 7.
      头大释义:⒈方言。头昏脑胀。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害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姪儿先就头大了。”⒉比喻有头面、有势力、有胆量。《扬州评话选·李逵劫法场》:“他打定了主意:我就站在这个地方,没有哪个头大的敢来碰我哥哥的一根汗毛。”
    • 8.
      小孩释义:⒈亦作“小孩子”。儿童;幼儿。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 陈嶠 数举不遂,暮年获一第,﹞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巹之夕……自成一章,其末曰:‘彭祖 尚闻年八百,陈郎 犹是小孩儿。’座客皆絶倒。”《前汉书评话》卷下:“吕 女闲步至后园,见一小孩儿耍。”蒋光慈《梦中的疑境》诗:“从那边走来一个小孩子,真正的可爱啊!”谢觉哉《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也去过 鄜县,那是严冬时候,张村驿、黑水寺 等处,还有小孩在沟里捉鱼。”⒉年幼或年轻的子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 道:‘説那里话!奴家也是儒门
    • 9.
      平词释义:⒈犹平语。宋 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上曰:‘公武 言卿党 思退,朕谓平词出朕意。’固却其章,仍徙户侍矣。”参见“平语”。⒉即评话。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评话盛於 江 南,如 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 诸人,屡为 陈其年、余澹心、朱竹垞 所赏鉴。次之,季麻子 平词为 李宫保 卫 所赏。”
    • 10.
      平话释义: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有说有唱,宋代盛行,由韵体散体相间发展为单纯散体,例如以散文为主的《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也作评话。
    • 11.
      开词释义:评话演员说正书之前,有时先念诵一段词,称为“开词”。词牌常用《西江月》、《临江仙》、《鹧鸪天》等。也有用律诗或绝句的。内容与正书不一定有关。
    • 12.
      弦词释义:⒈扬州 弹词的旧称。用 扬州 方言演唱,以三弦伴奏。清 乾隆 时已经流行。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季麻子》:“国朝 李斗《扬州画舫録》云,评话盛于 江 南。如 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 诸人,屡为 陈其年、余澹心、杜茶村、朱竹垞 所赏鉴,次之 季麻子 平词,为 李宫保 卫 所赏。又云,紫瘌痢 弦词,蒋心餘 为之作古乐府。”⒉絃詞:扬州弹词的旧称。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评话盛于 江 南,如 柳敬亭 …… 紫瘌痢 絃词,蒋心畬 为之作《古乐府》,皆其选也。”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人参客
    • 13.
      手面释义:⒈〈方〉用钱的宽紧。 ⒉苏州评话、弹词等演唱中所作的虚拟的动作。
    • 14.
      折子书释义:曲艺名词。指从评语、弹词等的长篇曲目中,选择一回或一段,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演出的曲目。一般要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现在苏州评话、弹词的一出折子书,大多在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内演完。
    • 15.
      私白释义:⒈古代阉人的别称。 也称“阉儿”。唐 无名氏《玉泉子》:“诸道每岁送阉人所谓私白者,闽 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阉已下,桑梓多係 闽 焉。”《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是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闽、岭 最多,后皆任事,当时谓 闽 为中官区藪。”《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六年》:“诸道进私白者,闽 中为多,故宦官多 闽 人。”⒉曲艺术语。在曲艺演出(如评弹、评话等)中,对以演员身份进行叙述时的表白、衬白等的统称。
    • 16.
      腰门释义:正门以内的第二重门,亦指两厅中间的隔门。《西游记》第二三回:“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红楼梦》第一○八回:“寳玉 便慢慢的走到那边,果见腰门半开。”沈从文《牛》:“伙计,今年我们好了。我们可以把围墙打一新的了;我们可以换一换那两扇腰门了。”《扬州评话选·武松打虎》:“英雄走进店内,穿店堂,过屏风,进腰门。”按,大门外所装半截门而有格扇者,某些地方亦称为腰门。
    • 17.
      花郎释义:⒈唐时新罗国风俗,择贵人子弟之美者,敷粉装扮之,名曰“花郎”。⒉指卖花人。⒊即叫化子。扬州评话《天齐庙包公断太后》:“我跟随大人到的码头很多,不晓得见过了多少地保,也没有看见过像他这样的地保,像个乞丐花郎了。”参见“叫花子”。
    • 18.
      言归正传释义:说话或写文章回到正题上来(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 19.
      説参请释义:宋 代评话的一个分类,内容为演讲宗教故事。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话有四家……説参请,谓宾主参禪悟道等事。”
    • 20.
      説本释义:评话或评弹演员演唱故事所用的底本。阿英《游龙戏凤》:“故事的说本不一。”

评话(pinghu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评话是什么意思 评话读音 怎么读 评话,拼音是píng huà,评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评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