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风 [rén fēng]
1. 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3. 《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仁风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引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
《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
⒉ 《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乃祖之於 冶亭,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参阅《晋书·文苑传·袁宏》。
引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
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
国语词典
仁风 [rén fēng]
⒈ 比喻德惠。因德惠普施有如风吹万物。
引《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晋统天,仁风遐扬。」
仁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千里仁风释义:千里仁风 参见政事部·治理“仁风动”。唐高湘《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谢安春洛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 2.
奉扬仁风释义: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 3.
扇扬释义:⒈煽动。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加 刘备 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宋书·天文志三》:“陈郡 人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主相,扇扬朋党。”⒉播扬,宣扬。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提唱雋流,扇扬雅道,餘韵流风,到今未沫。”
- 4.
疲俗释义:衰败的风俗。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外破元凶,内康疲俗,名高五霸,道冠八元。”宋 司马光《送祖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元 曹之谦《自赵城还府》诗:“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嘆声多不可闻。”
- 5.
行糜释义:赐糜粥。谓行仁政。语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南朝 陈 徐陵《与梁太尉王僧辩书》:“行糜仲月,王政无塞;分穀高年,仁风斯远。”
- 6.
谥号释义: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史记·郑世家》:“乃更立 昭公 弟 子亹 为君,是为 子亹 也,无謚号。”《晋书·礼志下》:“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 泰山 者七十有四家,其諡号可知者十有四焉。”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諡号千秋定,铭旌百禩彰。”《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死去的 司马光、吕公著 被夺去了谥号,活着的 吕大防、刘挚、范纯仁 和
- 7.
赠扇释义:《晋书·文苑传·袁宏》:“谢安 常赏其机对辩速。后 安 为 扬州 刺史,宏 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乃祖道於 冶亭。时贤皆集,安 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后世即以“赠扇”为勉励赴任之官施行仁政、造福百姓之典。
- 8.
鬼区释义:⒈边远地区。 《文选·班固<典引>》:“仁风翔乎海表,威灵行乎鬼区。” 蔡邕 注:“鬼区,絶远之区也。”一说即 鬼方 。 李善 注:“鬼区,即 鬼方 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声教被四海,仁风扇鬼区。” 唐 柳宗元 《鼓吹铙歌·铁山碎》:“百蛮破胆,边氓苏;威武辉耀,明鬼区。”⒉鬼集居之区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芝山鬼》:“ 芝山 在城北一里,左右前后皆墓域,僧寺两廡,菆柩相望,风雪阴雨,輒闻啾啾之声,盖鬼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