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气歌 正气歌的意思
zhèng

正气歌

简体正气歌
繁体正氣歌
拼音zhèng qì gē
注音ㄓㄥˋ ㄑㄧˋ ㄍㄜ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gē,(1) 唱。【组词】: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2) 能唱的文词。【组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基本含义

正气歌是指歌颂正直、正义和高尚品质的歌曲。

正气歌的意思

正气歌 [zhèng qì gē]

1. 诗篇名。南宋文天祥作。写于作者被囚禁大都(今北京)狱中时。诗中列举许多历史人物取义成仁、宁死不屈的事例,歌颂这种浩然正气,并以此自励。诗意慷慨激昂,对后世仁人志士有重大影响。


正气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叹释义:⒈亦作“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唐 杜甫《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太平天囯 洪仁玕《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⒉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 2.
      仓腐释义:仓中堆积多年的腐败霉烂的粮食。语出《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 3.
      含和释义:⒈蕴藏祥和之气。常喻仁德。《文子·精诚》:“故大人与天地合德……怀天心,抱地气,执冲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南朝 梁 沉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开元布泽,含和尚仁。”宋 文天祥《正气歌》:“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廷。”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⒉指含有温暖之气。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周围石峰,中当土山尽处,风气含和。”
    • 4.
      天柱释义:⒈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⒉比喻负重任者。田汉《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 5.
      太史简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 崔杼 弑其君 庄公,“太史书曰:‘崔杼 弑其君。 ’崔子 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 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太史简”为史官临难不苟,敢于秉笔直书的典实。宋 文天祥《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 6.
      捍衞释义: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 7.
      文天祥释义:(1236—1283)南宋将领,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6年任右丞相。临安失守后,坚持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在狱中作《正气歌》以明志,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1283年就义。有《文山先生全集》。
    • 8.
      杂然释义:⒈聚合貌。 杂,通“集”。宋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清 徐乾学《<震川文集>序》:“虚气浮响,杂然并作。”郭沫若《残春》二:“默默地坐在火车中,种种想念杂然而来。”⒉混杂貌。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充 仲宣(王粲)之赋,当与 子美(杜甫)《岳阳楼》五言、太白《凤凰臺》长句同帙而共编,不当与 张翰 思 吴 之叹、班超 玉门 之书、马援 浪泊西里之念杂然为一议状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稍末,无復有金矣。”⒊杂乱貌。《新唐书
    • 9.
      汙垢释义:⒈积在人身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饌”汉 郑玄 注:“汤沐所以洗去污垢。”老舍《四世同堂》六一:“小衣服上的污垢被日光照得发亮,倒好像穿着铁甲似的。”《十月》1981年第5期:“他觉得周身轻松,好像积在躯体里的尘埃和污垢都被彻里彻外地清扫干净了一样。”⒉污浊;肮脏。宋 文天祥《正气歌》序:“駢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郭沫若《虎符》第一幕:“服装污垢,面目憔悴。”⒊引申为卑鄙、丑恶。章炳麟《定复仇之是非》:“今有负气愤事,愿吾党与彼党俱仆,此至洁白者也;愿吾党胜而彼党败
    • 10.
      沟中瘠释义:指因贫穷而困厄或死于沟壑的人。 语本《荀子·荣辱》:“是其所以不免於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宋 文天祥《正气歌》:“一朝濛雾露,分作沟中瘠。”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他本是沟中瘠,难为席上珍。”亦省作“沟瘠”。
    • 11.
      苏武节释义:指 苏武 出使 匈奴 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 天 汉 元年,苏武 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 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 坚贞不屈,持 汉 节牧羊于 北海 畔十九年,始元 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宋 文天祥《正气歌》:“在 秦 张良 椎,在 汉 苏武 节。”郁达夫《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 12.
      董狐笔释义: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 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厉阶 董狐 笔。”宋 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清 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
    • 13.
      阴房释义:⒈阴凉的房室。唐 杜甫《玉华宫》诗:“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仇兆鳌 注:“《寰宇记》:废 玉华宫,在 坊州 宜君县 西四十里,贞观 十七年置。正殿覆瓦,餘皆葺茅。当时以为清凉胜於 九成宫。陆机《登臺赋》:‘步阴房而夏凉。’”⒉指牢狱。宋 文天祥《正气歌》:“阴房闃鬼火,春寒閟天黑。”
正气歌是什么意思 正气歌读音 怎么读 正气歌,拼音是zhèng qì gē,正气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气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