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开缺 开缺的意思
kāiquē

开缺

简体开缺
繁体開缺
拼音kāi quē
注音ㄎㄞ ㄑㄩㄝ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i,(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组词】:开启。开化。开诚布公。(2) 分割。【组词】:对开。三十二开本。(3) 通,使通。【组词】:开导。开窍。(4) 使显露出来。【例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5) 扩大、发展。【组词】:开扩。开拓。(6) 发动或操纵。【组词】:开动。开车。(7) 起始。【组词】:开始。开宗明义。(8) 设置、建立。【组词】:开创。开国。开设。(9) 列举,写出。【组词】:开单子。开发票。(10) 支付。【组词】:开销。开支。(11) 沸腾,滚。【组词】:开水。(12) 举行。【组词】:开运动会。(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组词】:躲开。

quē,(1) 不够。【组词】: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2) 残破。【组词】:缺点。缺口。缺陷。(3) 空额(指职位)。【组词】:缺额。补缺。(4) 该到而未到。【组词】:缺勤。缺席。

基本含义

指某个职位或者岗位上出现空缺,没有人来担任。

开缺的意思

开缺 [kāi quē]

1. 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开缺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清会典事例·吏部·各官开缺》:“凡大小官员,由开列推陞者,以奉旨科抄到部日开缺;承袭官爵者,由该旗咨文到日开缺。”
清 龚自珍 《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廷议以远戍上。其子 奕清 请代父往,竟曲从之,革职,有旨不开缺。”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


国语词典

开缺 [kāi quē]

⒈ 官吏因故去职或死亡,造成职位空缺,尚待选人充任。

清·曾国潘〈报丁父忧折〉:「臣系属长子,例应开缺丁忧。」


开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选释义:清 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清 李渔《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 2.
      战略突破释义:在敌战略防线上打开缺口的作战行动称为战略突破,有些国家的理论认为,战略突破是指突贯敌战略防御全纵深的行动。
    • 3.
      漫滋释义:形容水涨溢漫延。 清 江世荣《军情·同治七年闰四月夏二十五日》:“此处漫滋之水,系从 吴家庄 以南 朱龙口 所开缺口,由 王家桥、王徐庄 向东流来。”
    • 4.
      突破释义:⒈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突破封锁。 突破防线。突破敌人阵地。⒉打破(困难、限制等):突破难关。突破定额。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有新的突破。
    • 5.
      简用释义:简选任用。《后汉书·樊儵传》:“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宜勑郡国简用良俊。”元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我朝有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文武全才,乃先帝简用之臣。”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
    • 6.
      附片释义:附在奏折中兼奏其他简单事项的单片,称“附片”。附片不再具官衔,开头用一“再”字标识。一个奏折,最多只能夹三个附片。《清史稿·刑法志二》:“次流刑三,道里仍旧律,然均不加杖,以法律馆业经附片奏删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他那里正在办撤任的折子,这边禀请开缺的公事也到了,他倒也无可奈何,只得在附片上陈明。”
开缺是什么意思 开缺读音 怎么读 开缺,拼音是kāi quē,开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开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