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杜口吞声 杜口吞声的意思
kǒutūnshēng

杜口吞声

简体杜口吞声
繁体杜口吞聲
拼音dù kǒu tūn shēng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ㄊㄨㄣ ㄕ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组词】: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3)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例句】: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tūn,(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组词】: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 兼并,侵占。【例句】: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含义

指因害怕或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或感受,而选择保持沉默或压抑自己的声音。

杜口吞声的意思

杜口吞声 [dù kǒu tūn shēng]

1. 闭口不敢作声。形容极度害怕。

杜口吞声 引证解释

⒈ 闭口不敢作声。形容极度害怕。

《后汉书·宦者传·黄节》:“羣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国语词典

杜口吞声 [dù kǒu tūn shēng]

⒈ 心中有怨恨却绝口不敢作声。比喻非常畏惧。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曹节传》:「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杜口吞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忍气吞声释义: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说出来。吞声:不敢做声。
    • 2.
      缄口不言释义:缄:封闭。 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杜口吞声是什么意思 杜口吞声读音 怎么读 杜口吞声,拼音是dù kǒu tūn shēng,杜口吞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杜口吞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