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荫 [bì yìn]
1. 树木遮住阳光。
例其叶又茂盛,可以庇荫人。
英[ give shade; ]
2. 包庇;庇护。提供财力、物力或势力以保护后代子孙。
例一旦流离,无人庇荫。
英[ protect; shield; ]
庇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庇荫”。 遮蔽。
引《国语·晋语九》:“木有枝叶,犹庇廕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汉 郑玄 笺:“其叶又茂盛,可以庇荫人。”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洛阳 丘墟,靡所庇荫。”
⒉ 庇护。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
唐 白居易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诗:“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廕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讽切》:“贺 素詼谐,应声答曰:‘ 知章 蒙相公庇荫不少。’”
明 李贽 《别刘肖川书》:“居家则庇荫於父母;居官则庇荫於官长;立朝则求庇荫於宰臣;为边帅则求庇荫於中官;为圣贤则求庇荫於 孔 孟 ;为文章则求庇荫於 班 马。”
《镜花缘》第三回:“自 中宗 嗣圣 元年甲申即位,赖 唐 家一点庇廕,天下倒也无事。”
国语词典
庇荫 [bì yìn]
⒈ 遮住阳光。
例如:「这棵老榕树正好可以为我们庇荫。」
⒉ 保护。
引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
庇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荫释义:亦作“乾廕”。 父亲的庇荫。
- 2.
余荫释义:⒈指树木枝叶广大的庇荫。⒉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⒊影响所及。
- 3.
冒荫释义:冒名而得庇荫。 谓冒称父祖有功而得入学或任官之权。
- 4.
厦覆释义:是犹庇荫。
- 5.
名荫释义:封建时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孙受庇荫得官爵。
- 6.
墙宇释义:⒈指房屋。汉 孔融《缮治郑公宅教》:“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晋书·孝愍帝纪》:“帝之继皇统也,属 永嘉 之乱,天下崩离,长安 城中户不盈百,墙宇穨毁,蒿棘成林。”唐 杜甫《课伐木》诗:“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时盛夏燠热,村外故有 周 氏园,墙宇尽倾,唯存一亭。”⒉引申为庇荫。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⒊喻风范,气度。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 崔生,体正心直,天骨疏朗,墙宇高嶷。”《晋书·王湛王坦之等传论》:“坦之
- 7.
宸宇释义:⒈屋檐。 比喻庇荫。⒉指帝居。
- 8.
帡蒙释义:⒈本指帐幕。后亦引申为覆盖。⒉庇荫,庇护。
- 9.
幈幪释义:⒈帐幕。引申为庇荫。⒉冰梅睹新念旧,回想起孔慧娘一向幈幪之恩,每抱着兴官到无人处,便偷下许多眼泪。--《歧路灯》
- 10.
干荫释义:父亲的庇荫。
- 11.
庇廕释义:⒈遮蔽。《国语·晋语九》:“木有枝叶,犹庇廕人,而况君子之学乎?”《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汉 郑玄 笺:“其叶又茂盛,可以庇荫人。”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洛阳 丘墟,靡所庇荫。”⒉庇护。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唐 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诗:“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廕谁?”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讽切》:“贺 素詼谐,应声答曰:‘知章 蒙相公庇荫不少。’”明 李贽《别刘肖川书》:“居家则庇荫於父母;居官
- 12.
庇赖释义:⒈庇荫,庇护。⒉谓受庇护。
- 13.
德宇释义:⒈德泽恩惠的庇荫。⒉犹气度、器量。
- 14.
德庇释义:指德泽恩惠的庇荫。
- 15.
慈荫释义:谓尊上或神佛的庇荫。
- 16.
无天释义:⒈没有天理。《左传·襄公二十年》:“公子黄 将出奔,呼於国曰:‘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暴蔑其君,而去其亲,五年不灭,是无天也!’”⒉谓失去庇荫。《庄子·田子方》:“﹝ 文王 ﹞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释之,不忍苍生失於覆荫,故言无天也。”
- 17.
洪庇释义:洪福庇荫。
- 18.
父荫释义:谓因父辈之官爵而得官职。荫,庇荫。
- 19.
爷饭娘羹释义:指在父母的庇荫下生活。
- 20.
爷羹娘饭释义:指在父母的庇荫下生活。同“爷饭娘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