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 [gēng niú]
1. 用来耕地的牛,一般有水牛和黄牛两种。
英[farm cattle;]
耕牛 引证解释
⒈ 耕田用的牛。
引三国 魏 曹操 《军谯令》:“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
唐 陆龟蒙 《<祝牛宫辞>序》:“冬十月,耕牛为寒,筑宫纳而皁之。”
元 孛罗 《一枝花·辞官》套曲:“卖了青驄马,换耕牛度岁华。”
艾青 《黎明的通知》诗:“请村妇打开她们的鸡埘,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
国语词典
耕牛 [gēng niú]
⒈ 耕田的牛。
引《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
例如:「农村现代化之后,耕耘机已取代耕牛的地位。」
耕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犍释义:阉过的公牛,驯顺、强健、易御。常泛指耕牛。
- 2.
佃具释义:农具;耕具。 《新唐书·藩镇传·李惟简》:“市耕牛佃具给农,岁增垦数十万亩。”
- 3.
储驾释义:预备耕牛。
- 4.
公养释义:⒈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孟子·万章下》:“孔子 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於 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於 卫灵公,际可之仕也;於 卫孝公,公养之仕也。”朱熹 集注:“公养,国君养贤之礼也。”⒉指集体饲养牲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莱阳县十四区河洛水沐头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制订增产计划的经验》:“一九五四年冬季扩社,自留地和牲口公养等问题还没有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闽侯县建民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了耕牛私有私养租用的政策》:“向银行贷款一九二元,买了一头黄牛,归社公有、公养、公
- 5.
卖犊买刀释义:指出卖耕牛,购买武器去从军。
- 6.
均田制释义: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土地制度。其内容为:(1)按人授田。(2)露田(种植谷物的田地)到本人年老,归还官家。桑田作为世业,不须还官。家内原有桑田一律不动。(3)奴婢、耕牛授田。隋和唐初仍行此制,唐中叶废。
- 7.
增殖释义:⒈增生。⒉繁殖:增殖率。增殖耕牛。
- 8.
宰杀释义:杀(牲畜、家禽等):禁止随意宰杀耕牛。
- 9.
小客释义:⒈蕃国诸侯的使臣。 ⒉谦称己之客人。⒊没有耕牛或农具的细户。
- 10.
屠门释义:⒈肉市。 《南史·何胤传》:“至於晨鳧夜鲤,不能不取备屠门。”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昔 侯嬴 邀 信陵君 车骑过屠门,而 信陵 为之执绥,此岂辱公子耶?”清 阎尔梅《歌风台》诗:“重过屠门颁铁卷,亲呼酒媪赐金钱。”清 鲁一同《卖耕牛》诗:“原头草尽不得食,牵牛蹢躅屠门来。”廖仲恺《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⒉复姓。汉 有 屠门少,见《汉书·王莽传下》。
- 11.
排铳释义:同“排枪”。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道光 二十一年,西人踞吾郡,掠耕牛为粮。一酋方屠牛,忽一牛突起,角出酋肝肠……十餘辈莫能制,乃列陈排銃与牛战。”《光明日报》10:“当地渔民、猎户,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排铳,猎杀黑鹳一只、白鹳六只、天鹅二百多只。”
- 12.
枯骨税释义:古代苛税的一种。耕牛死后还要缴的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及 潘美 定 湖南 ……营田户给牛,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
- 13.
燔炮释义:⒈亦作“燔炰”。烧烤。语出《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唐柳宗元《岭南节度使飨军堂记》:“鉶鼎体节,燔炰胾炙。”《旧唐书·黄巢传》:“展鉏鹤以成锋刃,杀耕牛以恣燔炮。”⒉泛指焚烧。
- 14.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15.
牛客释义:宋 代称拥有耕牛的佃客。
- 16.
牛犂释义:谓以牛犁地。亦指耕牛和耕犁。
- 17.
牛行释义:经营买卖耕牛的牙行。
- 18.
犁牛释义:⒈〈方〉耕牛。⒉杂色的牛。
- 19.
犂牛释义:⒈杂色牛。⒉比喻劣父。⒊耕牛。
- 20.
田牛释义: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