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品 上品的意思
shàngpǐn

上品

简体上品
繁体
拼音shàng pǐn
注音ㄕㄤˋ ㄆㄧ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基本含义

指品质上乘、高雅精致的物品或事物。

上品的意思

上品 [shàng pǐn]

1. 上等的物品。

[ top grade; ]

2. 上等;质量好的或等级高的。

此茶堪称上品。

[ top-grade; ]

3. 魏晋南北朝时指门第高的士族。

[ distinguished family; ]

上品 引证解释

⒈ 上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卷八:“建茶盛於 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方城石》:“此砚虽非玉,亦石中上品也。”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五:“隔她不远坐了些爱装饰的外国太太,时时送来一些上品的香水的气息。”

⒉ 指最高的门阀品第。参见“九品中正”。

《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

⒊ 佛教谓修净土法门而道行较高者,命终化生西方净土后所居的高等品位。

唐 元稹 《哭子》诗之四:“莲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离世途。”
明 李贽 《与马惟清书》:“若上品之中,离佛稍远,上品之下,见面亦难,况中品与下品乎。”


国语词典

上品 [shàng pǐn]

⒈ 上等品级。

《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三百余斤,其色洁白,有逾上品。」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

低品 劣品 下品

⒉ 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品位最高的世族。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


上品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下品释义:质量最差或等级最低的品级。
    • 2.
      低品释义:犹言下等。
    • 3.
      劣品释义:劣质产品:谨防劣品。

上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善道释义:佛教语。谓六道轮迴中与善业相应的三个趋生之所。即上品善业趋生的天道,中品善业趋生的人道,下品善业趋生的修罗道。
    • 2.
      三恶道释义:佛教谓六道轮迴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
    • 3.
      上品释义:上等品级:龙井是绿茶中的上品。
    • 4.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5.
      东箭南金释义: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 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6.
      乌羊释义:黑色的羊。因非上品,古人常以为礼物之微薄者。
    • 7.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8.
      九品中正制释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废。
    • 9.
      云舄释义:⒈绣鞋。 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曲中市肆,精洁殊常,香囊云舄,名酒佳茶,餳糖小菜,簫管瑟琴,并皆上品。”⒉仙道着的鞋子。清 赵翼《连日大僚多暴亡》诗:“岂比游仙云舄去,剩擕使鬼纸钱行。”
    • 10.
      压手杯释义:明 永乐 年间所制的一种精致瓷器名。杯中心画双狮戏球图,球内刻“大明永乐年製”六字,细若粒米,最为上品。画鸳鸯及花卉者较次。参阅 明 谷应泰《博物要览·志窑器·新旧饶窑》。
    • 11.
      吴盐胜雪释义:吴盐:指的是古时江淮一带所晒制的散末盐。此盐味淡而雪白,是盐中的上品。
    • 12.
      国狗释义:一国中之上品名狗。《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杨伯峻 注:“《庄子·徐无鬼》:‘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国狗与国马同,一国之名马、一国之名狗也。”一说,犹家狗。孔颖达 疏:“国狗犹家狗。言家畜狂狗必囓人也。”后以喻指妨贤害能的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可谓国狗之瘈,无所不噬矣。”清 遯庐《童子军·祭首》:“恨那 岭南 大都督啊……那知他国狗噬偏狂。”
    • 13.
      国马释义:⒈国家所饲养的马。 《周礼·考工记·輈人》:“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郑玄 注:“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唐 杜甫《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鷄输稻粱。”《新唐书·姜晦传》:“时国马乏,晦 请以詔书市马 六胡州。”⒉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韦昭 注:“国马,民马也。”⒊一国中上品之马。《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谓诸侯之国上品马也。”
    • 14.
      土英释义:蔬菜、花草中的上品。
    • 15.
      官窑释义:宋代名窑。有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之分。官窑所烧青瓷,是南宋瓷器中的上品。
    • 16.
      尖晶石释义:矿物,成分是镁铝氧化物,常含有微量的铁、铬、锌、锰等。有红、黄、绿、蓝、褐、紫等颜色,透明或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硬度8,其中的上品是宝石。
    • 17.
      岕茶释义:茶名。产于 浙江省 长兴县 境内的 罗岕山,故名。为茶中上品。
    • 18.
      建窑释义:宋 代著名瓷窑。 窑,同“窑”。(1)窑址原在 福建 建安(今 建瓯),后迁 建阳。所烧黑釉瓷器,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当时被誉为上品。器底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样。
    • 19.
      形神兼备释义: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上品艺术作品也。形神:形貌神情;兼备:同时具备几个方面。
    • 20.
      断善根释义:依上品之邪见,否定因果。

上品(shangp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品是什么意思 上品读音 怎么读 上品,拼音是shàng pǐn,上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