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酒 [zì jiǔ]
1. 东汉徐穉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稚传》及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渍酒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徐穉 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穉传》及 李贤 注引 谢承 《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引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
清 钱谦益 《画士张季挽词》诗:“一棺寂寂掩柴菅,零落贫交渍酒还。”
清 吴伟业 《送沉友圣汉川哭友》诗之三:“论文青眼客,渍酒白衣人。”
渍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夔魍释义: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清 陈维崧《南乡子·江南杂咏》词:“夔魍喧豗,枫根渍酒纸成灰。”清 刘岩《天台万年藤杖歌》:“风饕雪嚙雨淋沥,孕藏夔魍遭雷霆。”参见“魍魎”。
- 2.
渍酒释义:东汉 徐穉 常于家预先炙鸡一只,并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 遇有丧事,则径携墓前,以水渍绵使有酒气,祭毕即去,不见丧主。见《后汉书·徐穉传》及 李贤 注引 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渍酒”为朋友间吊丧墓祭的典故。
- 3.
炙鸡释义:见“炙鸡渍酒”。
- 4.
裹鸡释义:东汉 徐稺 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不就。及 琼 卒归葬,稺 乃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负粮徒步径至 琼 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气,陈鸡为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元 丁鹤年《挽四明乐仲本先生》诗:“裹鸡吾老矣,东望涕长潸。”
- 5.
许剑释义:亦作“许劒”。汉 刘向《新序·节士》载:吴季札 西聘 晋,带宝剑过 徐。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 心许之。还而 徐君 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徐 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元 柳贯《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緜,不到 文清 墓,遥遥许劒心,梦寐伤迟莫。”明 大同《读谢翱传》诗:“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 前许劒来。”清 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九:“数拒羣公饯,微吟许剑诗。”
- 6.
辛冽释义:浓烈清醇。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京师贵家多以酴醾渍酒,独有芬香而已。近年方以榠樝花悬酒中,不惟馥郁可爱,又能使酒味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