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g,(1) 刺击用的长矛。【组词】:长枪。标枪。红缨枪。(2) 发射子弹的武器。【组词】:手枪。步枪。机关枪。枪杀。枪林弹雨。(3) 像枪的东西。【组词】:焊枪。烟枪。(4) 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1. 射击手。
例神枪手。
英[ marksman; gunman; ]
2. 冒名顶替他人考试的人。
例忽然悟到:凡是考试,都可以请枪手,冒名顶替进场。——《官场现形记》
英[ substitude examinee; ]
⒈ 宋 代 广南东路 乡兵之称。
引《宋史·兵志五》:“熙寧 元年,詔 广州 枪手十之三教弓弩手。”
《宋史·兵志五》:“东路枪手,自 至和 初立为土丁之额,农隙肄业一月,乃古者寓兵於农之策也。”
⒉ 射击手。
例如:他弹无虚发,真是一个好枪手。
⒊ 科举应试时冒名代考的人。
引《清会典事例·刑部·吏律职制》:“江西省 兴国县 童生 刘昌新 雇倩枪手入场代考一案……仅照寻常枪手科罪,殊未允协。”
《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这位大人乃是个一窍不通的,只得请了枪手,代为枪替。”
旧指考试时冒名代考的人。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张金鏞 ﹞待士甚宽,得鎗手但扶出之,不问姓名。”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勾串提学衙门,买嘱鎗手代考。”
⒈ 古时持枪的兵士。
引《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东路枪手,自至和初立为土丁之额。」
⒉ 持枪射击者。
例如:「他是著名的枪手,随时有人请他表演射击,均百发百中。」
⒈ 冒名顶替,代人考试者。也作「鎗手」。
引《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家里有十来万家私,只是胸中没得一点儿墨汁。……在各候补熟人中托找枪手。」
1.听说王叔叔是警队里的神枪手,弹无虚发。
2.小明参加这次比赛,不急不躁,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可真是神枪手打靶十拿九稳呀。
3.小高是全连有名的神枪手,弹无虚发。
4.连长打靶十发全中,不愧百步穿杨神枪手的称号。
5.这次挑出的特勤小组成员,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6.王警官是警队里有名的神枪手。
7.百度知道应该不是一个找枪手的平台。
8.他就是全师赫赫有名的神枪手。
9.他是个双手拿枪的神枪手,左右两手均能百步穿杨。
10.她手持双枪,左右开弓,百发百中,人称神枪手。
11.他是我军有名的神枪手,在战场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12.他是远近闻名的神枪手,打猎总是弹无虚发,每次总打到许多猎物。
13.他是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14.他屡获射击金牌,是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15.连长在射击比赛中百发百中,不愧是全军有名的神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