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1. 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例主持正义。
英[ justice; ]
2. 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
英[ exact implication; ]
3. 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例正义的战争。
英[ just; ]
⒈ 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引《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
《史记·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朱德 《过图门江怀朝战》诗:“奋起援 朝 倡正义,雄师百万復 开州。”
⒉ 正确的或本来的意义。
引汉 桓谭 《抑讦重赏疏》:“屏羣小之曲説,述五经之正义。”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览盈虚之正义,知顽素之迷惑。”
清 范家相 《三家诗拾遗·韩诗》:“《齐诗》 匡衡 一疏,似与 鲁 説不同,而《诗》之正义,亦未明辨以晳。”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説正义而已矣。”
⒊ 公道正直;正确合理。
引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是以 范武 归 晋 而国姦逃, 华元 反朝而 鱼氏 亡。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之。”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
⒋ 旧时指经史的注疏。如 唐 代 孔颖达 等有《五经正义》, 张守节 有《史记正义》。
⒈ 公理。
引《荀子·正名》:「正义而为,谓之行。」
近公理
反邪恶 罪恶
⒉ 旧时指对经史典籍的注释。如《五经正义》、《史记正义》。
1.我们热爱和平,但决不乞求和平,面对侵略只能以战去战。用正义的战争去制止不义的战争。
2.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观成败,一定要捍卫正义。
3.中国人民将坚定不渝地支持世界上被压迫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斗争。
4.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山观虎斗,一定要捍卫正义。
5.别指望他会主持正义,他们是一丘之貉。
6.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你们的正义斗争。
7.老王处事向来坚毅、果敢,在大是大非之前,他总是像中流砥柱般,坚持正义的一方。
8.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9.此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做事光明磊落。
10.正人君子应该讲求公理正义,不可党同伐异。
11.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12.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3.这位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
14.我们要有正义勇敢的精神,对坏人坏事要抵制,千万不能若无其事,置之不理!
15.日为维护正义,大义灭亲,与月展开连场血战。
16.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失道寡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7.抗日战争我们是正义的,得到了广大的国际援助,而日本侵略者却是失道寡助。
18.我自由而狂热的爱着你,犹如勇士奋不顾身追求正义。
19.这些为正义而战的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难怪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0.那些成千上万如饥似渴寻找正义的人是我们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