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论 [shèng lùn]
1. 帝王和圣人的论述。
圣论 引证解释
⒈ 帝王和圣人的论述。
引汉 班固 《典引序》:“臣 固 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缘事断谊,动有规矩。”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愿安百禄,以光休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自 旦 至今,听采圣论,未有《易》之一分,《易》安可注也!”
圣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夏苗释义:⒈谓夏季田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杜预 注:“苗,为苗除害也。”南朝 梁 沉约《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⒉夏季的禾苗。唐 包何《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诗:“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 2.
昭明释义:⒈显明;显著。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孔 传:“昭亦明也。”宋 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明 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⒉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汉 班固《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⒊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
- 3.
秋狝释义:国君秋季狩猎之称。 《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司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南朝 梁 沉约《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兰,举秋獮之礼。”
- 4.
秋獮释义:国君秋季狩猎之称。 《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司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南朝 梁 沉约《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兰,举秋獮之礼。”
- 5.
耆齿释义:高年者之通称。 南朝 梁 沉约《均圣论》:“肉食蚕衣,皆须耆齿。”《南齐书·明帝纪》:“日者百司耆齿,许以自陈。”明 何景明《还自别业》诗:“成人匪故识,耆齿日凋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