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禁 [fǎ jìn]
1. 刑法和禁令。
法禁 引证解释
⒈ 刑法和禁令。
引《管子·明法解》:“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审於法禁而不可犯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 刚猛而毅,能行其令。百姓习於战守,明於法禁。”
《晋书·刑法志》:“自 元康 以来,事故荐臻,法禁滋漫。”
《元典章·户部八·申明盐课条画》:“比闻各处私盐犯界白,公行无所畏忌,盖是不遵法禁,以至如此。”
国语词典
法禁 [fǎ jìn]
⒈ 法律禁令。
引《后汉书·卷五十八·虞诩传》:「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
法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吃菜事魔释义:亦作“喫菜事魔”。宋 代民间有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喫菜事魔”。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於是贤士惴慄,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殆如喫菜事魔、影迹犯败之类。”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起居舍人 王居正 言:‘伏见两 浙 州县,有喫菜事魔之俗,方腊 以前,法禁尚宽,而事魔之俗,犹未至於甚炽。’”明 王世贞《周邸东书堂禊帖》:“比之尔时诸贤,风流都不似,然不至作 宋 儒喫菜事魔也。”参阅 王国维《观堂别集·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 2.
峻密释义:⒈严厉周密。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时 雍丘王 植 怨於不齿,藩国至亲,法禁峻密,故 阜 又陈九族之义焉。”《晋书·后妃传上·惠羊皇后》:“羊庶人 门户残破,废放空宫,门禁峻密,无缘得与姦人搆乱。”⒉指苛细。《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太祖 入主中原,患前代律令峻密,命三公郎 王德 删定,务从简易。”
- 3.
布宪释义:⒈古官名。 掌刑法禁令。⒉颁布法令。
- 4.
惠文释义:⒈即惠文冠。 ⒉为法冠“柱后惠文”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 5.
文网释义:⒈亦作“文罔”。 法网;法禁。《史记·游侠列传序》:“以余所闻,汉 兴有 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 之徒,虽时扞当世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司马贞 索隐:“违扞当代之法网,谓犯法禁也。”《明史·罗侨传》:“文网日密,诛求峻急。”清 钱谦益《瞿少潜哀词》:“世之盛也,天下物力盛,文网疎,风俗美。”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自 秦 迄 明,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上自庶官,下自亿姓,游於文网之中。”⒉特指文化禁令。鲁迅《书信集·致夏传经》:“但近来文网日益,虽有所感,也不能和读者相见了。
- 6.
法禁释义:刑法,禁令。《韩 非子·饰邪》:“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
- 7.
法防释义:犹法禁。
- 8.
犯历释义:⒈犹违反。《六韬·上贤》:“任气游侠,犯歷法禁。”⒉犹行遍。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复》:“火之井谷,杨芒生角,犯歷天市,闚观太极。”
- 9.
私行释义:⒈任凭己意行事。 《管子·法禁》:“私王官,私君事,去非其人而私行者,圣王之禁也。”《韩非子·有度》:“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⒉官吏以私事出行。《礼记·曲礼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郑玄 注:“私行,谓以己事也。”孔颖达 疏:“私行,谓非为君行也。疆,界也。既非公事,故宜必请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 季子 之私行也。”何休 注:“不以公事行曰私行。”《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道路阻絶,寇虏纵横,称官奉
- 10.
私附释义:指 晋 南北朝 时世家豪族挟藏的依附人口。 《晋书·山涛传》:“时 江 左初基,法禁宽弛,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南齐书·刘怀珍传》:“怀珍 北州旧姓,门附殷积,启上门生千人充宿卫,孝武 大惊,召取 青 冀 豪家私附得数千人,士人怨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士族﹞这种特权之一是‘挟藏户口,以为私附’,即并若干户为一户,士族出名作户主。户主势力愈大,所附私户数也愈多…… 东晋 时 山遐 作 馀姚 令,到县八十日,即查出私附一万余人。”
- 11.
耦语释义:⒈相对私语。《汉书·高帝纪上》:“父老苦 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秦 法禁民聚语。耦,对也。”按,《史记·高祖本纪》作“偶语”。⒉对偶的语句。姚维锐《古书疑义举例增补·耦语中异字同义例》:“《庄子·山木篇》曰:‘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此耦语也。”章炳麟《文学总略》:“古者,简帛重烦,多取记忆,故或用韵文,或用耦语,为其音节谐适,易於口记,不烦记载也。”
- 12.
诱供释义:用哄、骗等不正当方法诱使被告人按司法人员的主观意愿、设想和推断进行供述。中国的诉讼法禁止这种非法的取证行为。
- 13.
贵强释义:⒈亦作“贵强”。⒉位尊势大者。唐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昭陵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14.
贵彊释义:⒈谓地位尊贵,性格刚强。 《史记·张丞相列传》:“尧 曰:‘陛下独宜为 赵王 置贵彊相,及 吕后、太子、羣臣素所敬惮乃可。’”《新唐书·酷吏传序》:“至叛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鯁贵彊之臣,朝不保昏。”清 吴伟业《洛阳行》:“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⒉位尊势大者。唐 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 昭陵 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 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15.
辟禁释义:刑法禁令。
- 16.
邦禁释义:国家的法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