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隐 [shì yǐn]
1. 《晋书·邓粲传》:“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后因以“市隐”指隐居于城市。指居于城市的隐士。
市隐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市隐”指隐居于城市。
引《晋书·邓粲传》:“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於物。”
唐 皎然 《五言酬崔侍御见赠》:“市隐何妨道,禪栖不废诗。”
元 张养浩 《久雨初霁书所寓壁》诗:“市隐静於野,客居閒似家。”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二:“为问 君平 能市隐,何如长史驻人间。”
⒉ 指居于城市的隐士。
引宋 陆游 《忆昨》诗:“先主 庙中逢市隐,丈人观里识 巢仙。”
国语词典
市隐 [shì yǐn]
⒈ 于城市中隐居。
引唐·释皎然〈酬崔侍御见赠〉诗:「市隐何妨道,禅栖不废诗。」
元·张养浩〈久雨初霁书所寓壁〉诗:「市隐静于野,客居闲似家。」
⒉ 城市中的隐者。
引宋·陆游〈忆昨〉诗三首之二:「先主庙中逢市隐,丈人观里识巢僊。」
市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肩释义:负在肩上;立在肩上。宋 黄庭坚《陈留市隐并序》:“陈留 市中有刀镊工,与小女居。得钱,父子饮于市,醉则负其子行歌……吾友 陈无己 为赋诗,庭坚 亦拟作:‘市井怀珠玉,往来终未逢,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宋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观灯》词:“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夏承焘 笺注引 周汝昌 曰:“谓惟有小女儿在肩头相随为伴。”宋 吴文英《玉楼春》词:“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閒鼓笛。”宋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綰者数十队,以供贵邸豪家幕次之玩。”
- 2.
刀镊释义:亦作“刀籋”。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之一:“面颅百皱,不受刀籋。”宋 黄庭坚《陈留市隐并序》:“陈留 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餘,无室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宋 陈师道《陈留市隐者》诗:“《诗》《书》工发家,刀籋得养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 彭渊材 ﹞见 狄梁公 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赞曰:‘有 宋 进士 彭几 谨拜謁。’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刺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状。”
- 3.
吴门卒释义:见“吴市隐”。
- 4.
市隐释义:⒈《晋书·邓粲传》:“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於物。”后因以“市隐”指隐居于城市。唐 皎然《五言酬崔侍御见赠》:“市隐何妨道,禪栖不废诗。”元 张养浩《久雨初霁书所寓壁》诗:“市隐静於野,客居閒似家。”清 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二:“为问 君平 能市隐,何如长史驻人间。”⒉指居于城市的隐士。宋 陆游《忆昨》诗:“先主 庙中逢市隐,丈人观里识 巢仙。”
- 5.
弹镊释义:弹击镊子,使发响声。镊工以此招唤主顾。宋 黄庭坚《陈留市隐》诗:“时时能举酒,弹镊送飞鸿。”清 梁同书《日贯斋途说》:“山谷《陈留市隐刀镊工》一首末句云:‘弹镊送飞鸿。’余幼年所见,凡业是工者,皆手持大镊,弹之作声,今则絶响矣,始知弹镊乃古也,村野人名曰‘唤子’。”
- 6.
杂证释义:杂病。证,通“症”。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他道是医杂证有方术,治相思无药饵。”明 匿迹市隐逸人《<金匮要略方论>序识》:“只因聊摄七十八岁撰成《明理论》,八十岁时注完《伤寒论》,未暇注《金匱论》,所以俗医分为二门,致今时众口一辞,誚 仲景 能治伤寒而不能疗杂证也。”
- 7.
玉林释义:⒈仙境中的森林。 《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七:“宫闕重重闭玉林,崑崙 高闢彩云深。”⒉谓积雪的树林。唐 韦应物《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元 欧阳玄《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⒊树林的美称。明 何景明《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明 谢谠《四喜记·琼英闺闷》:“长门 春静,昭阳 天杳,愁见玉林晴晓。”明 金白屿《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 瀟 湘 万顷烟。”
- 8.
絶怜释义:极其喜爱。更多解释极其喜爱。宋 杨万里《暮寒》诗:“絶怜晴色好,无奈暮寒何。”明 刘基《宿贾性之市隐》诗:“絶怜草色緑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 9.
绝怜释义:极其喜爱。宋 杨万里《暮寒》诗:“絶怜晴色好,无奈暮寒何。”明 刘基《宿贾性之市隐》诗:“絶怜草色緑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