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祥 [zāi xiáng]
1. 指吉凶灾变的征兆。
3. 犹祸福。
灾祥 引证解释
⒈ 指吉凶灾变的征兆。
引《书·咸有一德》:“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孔颖达 疏:“指其已然,则为吉凶;言其徵兆,则曰灾祥。”
⒉ 犹祸福。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预知其度,无灾祥也。”
《后汉书·张衡传》:“编年月,纪灾祥。”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则彼天亦不能自知其体盈缩灾祥之所以。”
宋 苏辙 《同孔常文作张夫人诗》:“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国语词典
灾祥 [zāi xiáng]
⒈ 吉凶的征兆。
引《书经·咸有一德》:「惟吉凶不潜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灾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失释义:⒈缺失。《北齐书·崔暹传》:“世宗 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 每厉色极言,世宗 亦为之止。”《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七年二月﹞壬午,詔曰:‘高丽 高元 亏失藩礼,将欲问罪 辽 左,恢宣胜略。’”唐 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太宗 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⒉闪失。《水浒传》第一一四回:“止有 杭州 是南国的屏障。若有亏失,睦州 焉能保守。”
- 2.
天人相感释义:相感:交感相应,指互相受对方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指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
- 3.
灾祥释义:⒈指吉凶灾变的征兆。《书·咸有一德》:“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孔颖达 疏:“指其已然,则为吉凶;言其徵兆,则曰灾祥。”⒉犹祸福。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预知其度,无灾祥也。”《后汉书·张衡传》:“编年月,纪灾祥。”晋 葛洪《抱朴子·塞难》:“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则彼天亦不能自知其体盈缩灾祥之所以。”宋 苏辙《同孔常文作张夫人诗》:“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 4.
眡祲释义:古官名。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
- 5.
秘祝释义:秦 代司祈祝之官。汉 初因之,至 文帝 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过於下。”张守节 正义:“谓有灾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於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祕祝之官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祕。”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祕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宋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祕祝,侍臣来乞丰年
- 6.
观台释义:瞭望天象之台。《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杜预 注:“观臺,臺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视朔书气,观臺告祲。”张铣 注:“观臺,观灾祥气之臺也。”唐 薛存诚《观南郊回仗》诗:“候刻移宸輦,遵时集观臺。”一说“观”读去声。观台,指天子诸侯宫门双阙之台。参阅《左传·僖公五年》杨伯峻 注。
- 7.
视祲释义:同“视祲”。古官名。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
- 8.
降物释义: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 《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杜预 注:“降物,素服。”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 9.
黄祥释义:预示灾祥的黄色物象。《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反人,则多病心腹者,故有心腹之痾。土色黄,故有黄眚黄祥。凡思心伤者病土气。”《宋史·五行志五》:“天有云赤黄,近黄祥也……天有赤黄色,占曰:‘是为天变。’色先赤后黄,近黄赤祥也。”《清史稿·灾异志五》:“凡恒风霾、晦冥、花妖、虫孽、牛祸、地震、山頽、雨毛、地生毛、年饥、黄眚、黄祥皆属之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