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邪 [wū xié]
1. 亦作“污邪”。
2. 污秽邪恶。
3. 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
5. 地势低下的田。
污邪 引证解释
⒈ 污秽邪恶。
引《荀子·君道》:“脩道之人,污邪之贼也。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清 王晫 《今世说·夙惠》:“今此江有神,倘一涉污邪,致干神谴,葬於鱼腹,即何日得復见父母乎?”
⒉ 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
引《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罢,怪丫头!污邪了胡説的甚么!”
⒊ 地势低下的田。
引《史记·滑稽列传》:“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污邪,下地田。”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清 孙枝蔚 《再生诗为汪长玉赋》:“为长贵身劳,何时耕污邪?”
污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垫隘释义: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宋 司马光《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 2.
尘坌释义:⒈灰尘,尘土。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清 黄宗羲《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⒉尘俗;世俗之人。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宋 苏舜钦《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明 宋濂《兰隐亭记》:“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⒊比喻卑下的
- 3.
污伪释义:污邪诈伪。
- 4.
污道释义:污邪之道。
- 5.
瞑瞒释义:贪爱;迷恋。语出《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清 方苞《答申谦居书》:“魏 晋 以后,姦僉污邪之人而诗赋为众所称者有矣,以彼瞑瞒於声色之中,而曲得其情状,亦所谓诚而形者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未几,瞑瞒于富贵利禄,而欲与素志调和,于是戊戌柄政,始有变法之议。”章炳麟《俱分进化论》:“乐事见前,瞑瞒眈溺,若忘餘事,是为乐受。”
- 6.
祝篝车释义:《史记·滑稽列传》:“威王 八年,楚 大发兵加 齐。齐王 使 淳于髡 之 赵 请救兵,齎金百斤,车马十駟。淳于髡 仰天大笑,冠缨索絶。王曰:‘先生少之乎?’髡 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説乎?’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满篝,污邪满车,五穀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后因以“祝篝车”喻代价甚微而所求者甚巨。傅尃《钓》诗:“小持覬大盈,何异祝篝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