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泥 [jīn ní]
1. 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3. 用以饰物的金屑。
金泥 引证解释
⒈ 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引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剋石纪号,著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以璽。”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卫青、张騫、苏武、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璽封也。”
唐 李贺 《咏怀》之一:“惟留一简书,金泥 泰山 顶。”
王琦 汇解:“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以封玉牒者。”
⒉ 用以饰物的金屑。
引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之一:“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金泥緑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龚自珍 《后庭宴》词:“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国语词典
金泥 [jīn ní]
⒈ 古代的封禅书,以水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故称为「金泥」。
引《汉书·卷六·武帝纪》三国魏·孟康注:「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⒉ 泥金的纸帖。
引唐·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弘农旧县授新封,钿轴金泥诰一通 。」
宋·王沂孙〈高阳台·残雪庭阴〉词:「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⒊ 以金粉饰物。
引唐·孟浩然〈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金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封金刊玉释义: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2.
检玉释义:指封禅。古封禅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
- 3.
玉牒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唐 刘肃《大唐新语·郊禅》:“开元 十三年,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⒉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
- 4.
续弦胶释义:古代传说 西海 之中有 凤麟洲,仙家以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续弦胶,又名集弦胶、连金泥。 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连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处,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粘合之处,终无所损。见旧题 汉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
- 5.
金书释义:⒈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⒉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⒊指法律条文。⒋指天神的诏书。
- 6.
金印释义:⒈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⒉借指官职。⒊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⒋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 7.
金策释义:⒈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 张衡《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唐 白居易《一策头》:“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⒉指禅杖。僧所持。《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李善 注:“金策,锡杖也。”唐 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口翻贝叶古字
- 8.
鎏金释义:⒈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近年 辽宁、河北 各地出土大批 辽 代鎏金和银制手工艺品。”《文物》1973年第6期:“涂金时用牙刷柄形的铜棒先蘸盐、矾等混合液体,然后轻沫金泥涂器上,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即固于器上,这就是古代的鎏金,也就是后世的火镀金。”⒉指供涂饰用的金泥。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高九尺五寸……傅以鎏金,巍然端像。”参见“鎦金”。
- 9.
鏒金释义:一种饰金工艺。用金泥附著于器物表面。
- 10.
钿轴释义:⒈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卷轴。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 弘农 旧县受新封,鈿轴金泥告一通。” 宋 王安石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词》:“金葩冷鈿轴,粉字暗铭旌。”⒉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车子。 前蜀 韦庄 《杂体联锦》:“玉簪声断续,鈿轴鸣双轂。”
- 11.
集弦胶释义:传说中一种能接续弓弩断弦或刀剑断刃的胶。《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旧题 汉 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上多凤麟数万餘群。仙家煑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集絃胶,或名连金泥,能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斫。”
- 12.
集絃胶释义:传说中一种能接续弓弩断弦或刀剑断刃的胶。 《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旧题 汉 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上多凤麟数万餘群。仙家煑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集絃胶,或名连金泥,能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斫。”
- 13.
风幕释义:即风幔。宋 周邦彦《风流子·秋怨》词:“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参见“风幔”。
- 14.
龙图释义:⒈即河图。汉 应劭《风俗通·山泽·四渎》:“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唐 张九龄《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舜 亦命 禹,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⒉借指神授的君权。南朝 梁 江淹《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谢贤;嬀墟 之后,眷龙图而惭德。”唐 张说《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河图”。⒊天子的雄图。唐 薛克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⒋指皇帝的玺印。唐